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迂回中国”上的影像作品《中国忏悔室》

亭子2007年6月7日

来自北京的艺术家和导演赵亮在本次“迂回中国”的艺术节上设置了一个名为《中国忏悔室》的影像作品。这个影像作品由两部分组成:为了春节的鞭炮钱,三个农民去当地受保护的林场偷木材,却被警察抓住,并在审讯时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暴力对待 —— 这是赵亮在拍一部纪录片的过程中抓拍的一组镜头;作品的另一部分,则呈现农民工在工地上睡午觉的场景。德国之声记者柏林实地报导如下。

https://p.dw.com/p/Ap0w
农民工在上海图像来源: AP

作品的第一部分被设置在一个电话亭大小的相对封闭空间,并在周围的三面墙上挂了三个屏幕,同时放映三个被审讯的农民的反映和表现。当观众进入这个被刻意营造出来的“审讯室”——一个暴力空间时,就不仅仅是以一个置身事外的身份来欣赏作品,同时也被放在审讯者——暴力执行者的角度,来观察被审讯者——三个农民的态度和供词。

在“审讯室”这部分中,赵亮意图展现的是多种社会关系,而并无意去评判孰是孰非,追究偷木头的农民和使用暴力的警察的责任;作者把评判权完全交给观众。作品的第二部分是投影,屏幕被悬挂在距离“审讯室”一米左右的空中,以连续镜头循环播放导演在一处工棚中农民工睡午觉的场景:在一个大通铺上,不少农民工正在并排酣睡。拥挤的床铺上横七竖八地摆放着他们的生活用品:被子、饭盒、衣服、杯子、书等等。

对大部分生活在工棚里的农民工来说,他的全部家当都浓缩在这张与人共有的大通铺上。普通人生活中的空间分隔、对个人空间以及隐私的尊重,对这些农民工来说并不存在。在他们赖以生存的工棚中,不仅物质生活条件相对恶劣,更缺乏精神生活以及对私人领地的尊重。

相对本次艺术节的其他作品,赵亮的作品写实风格浓厚。他着意于通过反映生活在社会低层的人们的状态,来引起人们对现有制度的思考;对赵亮来说,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应该经常对目前的生活状态进行反思,而只有不断的反思,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在这部作品中,应该说赵亮并没有过多地表现出导演个人的价值倾向,更多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拍摄,向观众讲述一种生活状态和人物关系。作品取名为《中国忏悔室》,却并没有明确表明忏悔的主体。究竟谁应该忏悔?或许这正是作者要向观众传达的主题吧。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