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米兔”运动一周年——这样的争辩值得! | 文化经纬 | DW | 17.10.2018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评论:“米兔”运动一周年——这样的争辩值得!

#MeToo运动问世一年后,关于这一运动是否导致了某种改变的争议,并非问题关键。核心问题是:接下去该做什么?德国之声记者Helena Kaschel认为,尤其应继续争议。

(德国之声中文网)最初,是怀疑。去年10月15日起, 当女友们、同事们、我不认识的女性们的MeToo(我也是)帖子--间或有关于性骚扰和遭强暴的亲历报告--蜂拥而至时,我加入了受害者们的大合唱。#MeToo帖子传布于85个国家,仅在第一天就在推特出现了20万次。尽管这样,当时我还是没有把握,不知道从Hashtag这个标签符号中是否会发展出更多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一场社交媒体战役、一股对好莱坞男子主义文化的短期愤怒浪潮。

MeToo运动很快有了更多的发展!自电影制片人韦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丑闻曝光12个月来,人们对有关性犯罪和结构性权力滥用的意识明显增强,其程度各国之间虽有不同、对其感受亦因人而异,但有一点非常清楚:相关争议正方兴未艾。

波及各行各业

3星期前,就有推特女用户在新版#MeToo--#WhyIDidNtReport(为何我未举报)上告知,以前为什么没有举报所受的性侵经历,甚至未向任何他人透露过。

本月初起,因所犯性侵罪,电视偶像人物科斯比(Bill Cosby)以81岁之躯开始服刑多年;与此同时,3名女性对卡瓦诺(Brett Kavanaugh)的刑侵指控最终未能阻止他被提名并被选举成为美国最高法院法官。

在德国,由电影、电视、戏剧业广泛联盟新设置的"反性侵与性暴力的信任工作点"于本周一开始工作。在中国,有关讨论也已启动。在苏丹,一名女青年在德国之声节目"Shababtalk"(青年交谈)中反性侵的激情呼吁引来暴力威胁和抵制呼声。一个全球范围的妇女进军活动计划于明年一月举行。

卡瓦诺事件

体系摇晃了;沉默的界限发生了位移。然而,卡瓦诺事件却表明,深层的社会变革需要持久的耐性。

不顾所有那些抗议和指控,美国参议院内的共和党多数批准卡瓦诺为美国终身最高法官,对众多妇女而言,这犹如一记耳光。因为,它意味着,华盛顿的那些高位政治家不知道或无所谓,这一决定给性侵的受害人释放出的是何种信号。

谈、谈、谈--在推特上,或地铁里

我们清楚:要矫正社会生活中大成问题的权力差别和规范,一年时间是不够的。与受害人表示出坚定的团结能够加快进程。人们不能把这一角色笼统地交由男性或女性去扮演,这一点从#MeToo 活动人士Asia Argento事件上可见一斑。她本人也受到了性侵指控。不管怎么说,在英国妇女组织The Fawcett Society最新的一项民意调查中,18至34岁男子中的大多数表示,随着#MeToo运动问世,自己更多参与了反性侵。

Kommentatorenfoto vorläufig Helena Kaschel

本文作者:Helena Kaschel

但更重要的是对话。初起时,某些人出现反射式害怕情绪,担心爆发性别斗争、名人受到围猎、不再允许调情,这表明,争论本身何其纷纭、人们感受到的不良状况有多复杂。

然而,如果要让#MeToo开启的动力不致在来年便告消沉,那就必须继续谈论、继续争辨:在厨房、在工作场所、在推特上、在地铁里。并且,超越所有性别、代际、收入群体、行业及政治态度的界限。它要求所有参与者拿出更多耐心,--不论是听人家叙述,还是进行解释。这是值得的。过去的一年表明了这一点。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