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美俄亲近,利益何在?

2002年5月24日

美俄彼此亲近示好,心情复杂的是欧洲,无奈的是中国,牺牲品是车臣。

https://p.dw.com/p/2HF1
布什的嘴也会很甜,一向深藏不露的普京被恭维得有点不好意思了。图像来源: AP

有时,一些轻微的姿态却往往能够明确道出政策的大方向。在美国总统布什访俄前夕,两国领导人就曾经用美妙的言辞相互恭维对方。布什此行不仅将访问莫斯科,还将访问普京的故乡圣彼得堡,表现出了彼此的尊重。

全世界都知道,冷战结束后只剩下美国一个超级大国。尽管如此,美俄两国总统还是在同等地位的前提下签署了削减核武器条约。这有可能是两国历史上的最后一项此类条约。为对普京的政策表示肯定,布什对俄罗斯的访问将持续三天时间。而对其欧洲盟友访问的时间却要短得多。

无疑,两国之间长达几十年的猜疑不可能一夜之间就烟消云散。但可以看出,两国正在努力改善双边关系。9.11事件之后,普京总统毫不迟疑地站到了美国一边。布什在德国联邦议院的讲话中再次对此表示明确赞赏。布什最近又来到俄罗斯,对普京在反恐联盟中的行动亲自表示感谢。并且,这种感谢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目前的北约-俄罗斯理事会几天后将突变成20国理事会。俄罗斯将以平等伙伴的身份坐在北约会议桌旁。

欧洲人开始感到担忧,美俄关系的密切有可能会削弱西方防御联盟。事实证明,俄罗斯比某些北约国家对美国人的反恐斗争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能够有力说明美国唯一霸主地位的是,布什总统在德国联邦议院对俄国人表示,他们在欧洲是受欢迎的。

俄罗斯新的外交政策不仅使美国人,而且使欧洲人也从中获利。许多欧洲国家需要来自西伯利亚的天然气。西方国家的有关专家已经热衷于讨论同俄罗斯结成能源联盟。欧洲人和美国人都同样对一个稳定富足的俄罗斯感兴趣。

俄罗斯的内政状况决定了它制定靠拢西方的新外交策略。因为俄罗斯的经济需要来自西方的技术和投资。普京总统也希望作为伟大的现代化奠基者被载入史册。俄罗斯无力承受实行前苏联时期那种同西方的对峙路线。普京从他的前任的错误中吸取了教训。他把更多的钱投入到了教育领域,而不是所谓的军事工业综合体当中去。

俄罗斯同美国外交政策之间的分歧在于伊朗和伊拉克等问题。这些问题事关俄罗斯在该地区的经济利益。俄罗斯由于无力同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抗衡,普京总统只好满足于扮演美国的年幼伙伴的角色。这也证实了克里姆林宫的新现实主义观点。同许多美国政治家一样,多数欧洲政治家也愿意将驻扎在巴尔干的士兵立即召回国内。毕竟花在世界这一角落的钱太多了。各国并不是迫切需要捍卫本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

俄罗斯新外交政策的输家之一是中国。中国同俄罗斯并肩在战略上抗衡美国的努力可以说以失败而告终。俄美接近的牺牲品还包括车臣的百姓。9.11事件发生后,布什总统和其他西方政治家都不敢再批评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实行的暴力镇压政策。批评意见会对美俄目前的相互礼貌的关系起到破坏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