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独家调查: 酷刑实施者是如何成为联合国维和人员的?

Naomi Conrad | Arafatul Islam | Birgitta Schülke
2024年5月25日

德国之声、Netra News以及《南德意志报》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派遣了涉嫌实施酷刑和杀戮的官员作为联合国维和人员。而联合国似乎对此视而不见。

https://p.dw.com/p/4gEfP
图为联合国维和部队驻刚果金稳定特派团(联刚稳定团 MONUSCO)的孟加拉士兵
图为联合国维和部队驻刚果金稳定特派团(联刚稳定团 MONUSCO)的孟加拉士兵图像来源: AFP via Getty Images

(德国之声中文网)这张照片乍一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它拍摄于2022年阳光明媚的一天,12名身着军装的男女欢快地挤在一块儿自拍。徽章显示他们是分别来自埃及、印度尼西亚和孟加拉国的军官。一名男子戴着联合国维和人员的浅蓝色贝雷帽。这群人刚刚完成了在联刚稳定团(联合国驻刚果金稳定特派团MONUSCO)的入职培训课程。

这张照片看似无害,除了照片中央的一名秃顶戴眼镜男子,他的手臂随意地搭在一名印尼军官的肩上。一名军方消息人士向德国之声、瑞典调查媒体 Netra News 和德国报纸《南德意志报》分享了这张从社交媒体上获取的图片。

在被派遣到联合国特派团执行任务前,该男子担任孟加拉国精锐部队——快速行动营(The Rapid Action Battalion, RAB)情报部门副主任。

RAB由孟加拉国的警察和军队组成,于2004年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支持下成立,旨在打击恐怖主义和暴力犯罪。然而,RAB实行的残酷手段很快令其陷入广泛的人权侵犯指控,也使其前支持者美国于2021年对RAB实施了制裁。

德国之声和 Netra News 在去年发表的一项调查中披露了RAB 犯下酷刑、谋杀和绑架罪,并采取一切手段掩盖其罪行。其施罪目标包括被指控的罪犯、反对派活动人士以及人权捍卫者。 

据两名举报人称,RAB成员似乎与孟加拉国最高政治层合谋运作。 但政府驳回了这一指控,称其为“毫无根据且不真实”。

(图为在达卡的RAB成员)
RAB起初是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支持下成立的,成立的初衷是是为了打击犯罪和恐怖主义(图为在达卡的RAB成员)图像来源: Netra News

RAB成员被派去执行联合国任务

调查揭露的事件曝光一年后,德国之声、Netra News 和《南德意志报》再次披露,来自这个臭名昭著的部队成员似乎被派去联合国执行维和任务:摇身变为维和人员的RAB情报部门副部长不是RAB唯一派去联合国执行维和任务的人。一些消息来源又将RAB称为“敢死队”。

数月来,德国之声与其合作伙伴对孟加拉国及其他地区的军方和联合国消息来源进行了采访,搜索机密军事文件、部署名单,并通过Flickr、LinkedIn和Facebook艰难地识别了这些军官身份。

一名男子在慢跑应用程序上上传的每日跑步路线证实了其被部署在联合国的事实:该名慢跑爱好者数月来每日围绕着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 – 同时也是联合国中非共和国稳定团(MINUSCA)的所在地跑步。而另一张照片则是他在位于首都达卡的RAB总部的自拍。

两名负责刑讯的部门副主管出现在联合国维和部队

记者调查发现先后共有超过100名RAB军官被派遣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仅过去五年内就有40人。

参加联合国维和任务的三名前 RAB 成员
参加联合国维和任务的三名前 RAB 成员图像来源: DW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每一位前RAB军官都涉嫌犯罪,但至少这三人——纳伊姆 A. (Nayeem A.)、哈桑 T. (Hasan T.) 和马苏德 R.( Masud R.)—— 都曾为臭名昭著的RAB情报部门工作过,其中两人曾经担任部门副主任。根据多方消息来源,该情报部门在孟加拉国各地运营着一个秘密的酷刑审讯网络,其中一些刑讯室设在安全屋里,另一些则隐藏在RAB基地的深处。幸存者和军方消息人士告诉德国之声和Netra News,实施的酷刑包括殴打、模拟处决、水刑和电击。

“我们拥有所有用刑工具,”RAB 的一位前成员讲述道。 他亲眼目睹的一种特别残忍的刑法是将被拘留者放入一个容器中并从下面加热。 他实话实说道,“到了某一时刻,温度会变得难以忍受,这时被拘者“就会开始张口说话”。

另一位消息人士也表示说,酷刑室是“他们从平民那里获取信息的地方”。

RAB的一位消息人士告诉德国之声、Netra News和《南德意志报》,两名RAB情报部副部长均涉嫌实施酷刑和处决等罪行。

虽然上述说法无法得到独立证实,但其他几个消息来源确认,负责指挥的RAB情报部副部长很可能对酷刑室实施用刑签字同意,或者至少对实施酷刑知情。

然而这些酷刑实施者后来却被派去作为维和人员,承担起保护脆弱的平民社区安全的任务。维和的理念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是一支应国际社会要求,由来自联合国成员国派出的士兵和警察组成的部队,在政府失灵以及国家陷入混乱时由安理会派遣至当地进行维和。

目前,全球有数万名维和人员被部署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南苏丹、中非共和国、科索沃和克什米尔等冲突和危机地区。

迄今联合国在世界各地已部署超过200万维和人员
迄今联合国在世界各地已部署超过200万维和人员(图为1983年在黎巴嫩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 dpa

尽管有这样的崇高理念,但多年来,维和行动、个别士兵甚至整个特遣队不断卷入丑闻,联合国则总是对丑闻迅速予以谴责。 批评人士认为维和行动效率低下,而维和理念的捍卫者则称维和行动拯救了无数生命。

2012年,几起维和人员性虐待丑闻(尤其是针对海地儿童的性虐待丑闻)曝光,并登上新闻头条后,联合国在人事任用方面引入了一项新的人权政策。

由本身滥权、侵权的政府对维和人员进行筛查

虽然部队派遣国仍需对其派遣去执行维和任务的军事人员进行筛选和审查(司令官及其副手除外),但现在派遣国必须为每位士兵出具证明,证明其没有犯下或被指控犯有任何侵犯人权的行为。

就孟加拉国的情况而言,这就意味着“要求一个本身滥权、侵权的政府来决定哪些官员是滥权的,哪些不是,”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南亚地区副主任纳克什·甘古利(Meenakshi Ganguly)在电话采访中表示。

甘古利解释道,孟加拉国政府“似乎不认为侵犯人权的人需要被起诉和追究责任。”事实上,几乎没有RAB成员被起诉。

这也就是为什么甘古利和其他一些来自孟加拉国以及国际上的人权组织长期以来一直呼吁全面禁止RAB参与维和行动的原因。

他们并非唯一发出警告的人:2019年8月,由独立专家组成的联合国禁止酷刑委员会发表了关于孟加拉国的报告。该委员会负责监督联合国成员国的人权状况。

报告作者对RAB成员“被可信地指控实施酷刑、任意逮捕、秘密拘留、令其拘留人员‘被失踪’或对其实施法外处决”的“众多报告”表示关切。

“严重关切”

这份报告的作者之一詹斯·莫德维格(Jens Modvig)是一名医生,运营一间名为“尊严”(Dignity)的丹麦反酷刑组织。该非政府组织位于哥本哈根一幢不起眼的办公大楼内。

在办公室的小厨房里煮咖啡时,莫德维格回顾了专家对有关孟加拉国安全部队侵犯人权报告的“严重关切”。他说,这是一个他们“并不轻易使用”的词汇。

莫德维格表示,委员会的建议是,“不应允许任何RAB现任或前成员参与维和行动。”

然而,调查结果表明情况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德国之声、Netra News和《南德意志报》多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部提出进行出镜采访的请求,但均被拒绝。

联合国同意对调查结果作出书面回应:一位发言人这样写道,“我们没有资源对每个人进行筛查,但有一项长期政策,要求部队和派遣国承担具体责任。”

就孟加拉国的情况而言,发言人继续写道,联合国维和部门“已持续与国家当局进行双边接触,以传达对其国防和安全部队,特别是RAB成员严重侵犯人权指控的关切。”

联合国易受勒索?

记者最终还是找到了一个愿意公开表态的人:前联合国人权事务助理秘书长安德鲁·吉尔莫(Andrew Gilmour)。如今,他是柏林贝格霍夫基金会(Berghof Foundation)的负责人,该基金会倡导全球和平。吉尔莫曾长期担任联合国外交官,据其自称,会根据采访的主题和心情选择外套。

对于维和与人权侵犯的主题,他选择了一件深蓝色外套。 

吉尔莫说,如果他还在联合国,“我可能不会说得这么坦率:我们的部队有一些非常无用,还有一些相当残暴。” 

吉尔莫总结道,孟加拉国远非特例:“这不是第一次有成员国将人权记录不佳的人派往联合国部队服役。”他说,有时候甚至“可能是整个派遣队均有参与,例如对本国人民进行镇压,有些时候则是个人行为。” 

他也反复强调,联合国正在尽最大努力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背景阅读 蓝盔上的污点:维和部队性侵丑闻何时了?

但他承认,如果联合国对国家施加过大压力,该国可能会以完全撤军作为威胁。情况就是“如果某个成员国坚持要求派遣某一分队或个人,联合国也没什么办法。”

他回忆起一个案例,“一个曾对多项维和行动派遣部队的国家直接威胁说,行,那我们就完全撤军。”在那种情况下,他说道,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几乎不得不去到那个国家,向其领导人道歉。”

不然的话,吉尔莫说道,有四个联合国维和行动都不能成行。

和以前相比,西方国家在维和行动中的作用小了很多
和以前相比,西方国家在维和行动中发挥的作用小了很多(图为驻黎巴嫩的法国维和人员)图像来源: IMAGO/ABACAPRESS

他的证词似乎指向这样一个事实:在维和人员派遣问题上,联合国似乎容易受到勒索。

一位联合国消息人士对此表示同意:即使是面对最轻微的批评暗示,联合国主要部队派遣国之一孟加拉国的官员也会威胁撤军。截至今年3月,大约有6000名孟加拉国维和人员被部署在全球各地。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孟加拉国是否真的会将威胁付诸行动,从而失去参与联合国任务的机会 – 而联合国维和任务不论对于被派遣的个人和派遣国来说都是有利可图的。

据政府官员称,孟加拉国在过去23年里获取资金超过25亿美元。维和人员的个人工资也比其在本国能赚取的要高。

联合国维和发言人否认了联合国容易受到威胁的说法:“目前最大的派遣国所派出人员还不到65000名维和人员的10%。因此,没有哪个派遣国能够通过撤军来威胁维和部队的行动力。”

联合国似乎无能为力

吉尔莫认为,联合国对现况似乎无能无力是有原因的。当他还“非常非常年轻”的时候,大多数联合国维和人员来自瑞典和爱尔兰等国。

但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冷战逐渐接近尾声,维和任务变得愈加致命时,西方国家越来越多地开始从维和行动中撤出军队,相较于派军他们更愿意支付费用。

据一位熟悉联合国运作的西欧国家政治消息人士透露,民主政府必须权衡他们是否能够承受一定的人员伤亡代价。如果部署到联合国任务的士兵在执行任务时牺牲,他解释说道,政府将很快会面临议会的质询和调查。

他补充说道,而上述问题都不是像孟加拉国这样的国家需要处理的问题。同时他承认,联合国维和任务无论对士兵个人还是对政府充实国库而言都是有利可图的。

其结果就是:“联合国训练有素、西方化的部队少之又少。”吉尔莫说道。他的这一说法也得到了联合国官方数据的支持。如今,前五大维和部队派遣国分别是是尼泊尔、印度、卢旺达、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

吉尔莫说:“维和部队几乎永远是缺人的。”他解释道,“这就意味着联合国不能说,好,我们要这支部队,因为这支部队的派遣国尊重人权。不好意思,那支部队我们就不要了。”

联合国“没有(不要)这个选项。”

鉴于这种情况,吉尔莫总结道,“如果没有联合国维和部队,成千上万的人可能会被杀—— 此时你必须两害相权取其轻 ——相比于成千上万人会被杀,或许派遣两三个‘害群之马’也就是一个不那么糟糕的选择了。”

斯里兰卡:“逍遥法外到了极致”

弗朗西斯·哈里森(Frances Harrison)认为这一现象“令人震惊”。她曾是一名驻外记者,后来转为活动人士,记录斯里兰卡的人权侵犯行为。

在内战的最后几个月里,斯里兰卡军队轰炸了平民和医院
在内战的最后几个月里,斯里兰卡军队轰炸了平民和医院(图为平民逃离战场)图像来源: Amarathaas

哈里森的笔记本电脑里有大量颜色编码的文件夹,存放了照片和证词,记录了斯里兰卡军队和泰米尔猛虎组织(Tamil Tigers)在长达几十年的残酷内战中犯下的暴行。这场内战最终在2009年以极其惨烈的结局收场。战争双方都犯下了可怕的人权侵犯行为,联合国称这些行为可能已构成战争罪。  

在哈里森的众多文件中,有一张稍显模糊的照片,照片上一群斯里兰卡军官在大雨中撑着彩色的大伞,俯视着面前几十具铺在防水布上的尸体。其中有一名军官用手指着尸体。

他的名字叫沙文德拉·席尔瓦(Shavendra Silva)。

据美国国务院称,席尔瓦指挥的第58师犯下了“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即法外处决”。美国国务院于2020年2月对席尔瓦实施了制裁,罪名是在内战中犯下了战争罪。

2019年,斯里兰卡晋升席尔瓦为陆军司令。国际社会,包括联合国自己的人权机构在内均发出了强烈抗议,随后联合国维和行动部宣布,未来将暂停对斯里兰卡军队进行维和任务部署,除非“暂停部署会对联合国行动造成重大风险”。 

然而联合国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斯里兰卡向联合国维和任务派出了687名维和人员。在席尔瓦被任命为陆军司令一年后,斯里兰卡仍然派遣了超过665名士兵。

联合国维和事务部发言人在书面回应中解释说,“暂停派遣将对联合国维和行动造成重大风险,因此对这些派遣部队予以例外处理,同时继续对现有的部署进行审查。”

这很显然与他先前的说法相反,即没有任何一个派遣国可以通过撤军来破坏维和行动。

就像这些照片所记录的场景,沙文德拉·席尔瓦,身着挂满勋章的制服,经常是那个为蓝盔部队(联合国维和部队)送行的人。

2020年,美国因席尔瓦涉嫌侵犯人权将其列为制裁对象
2020年,美国因席尔瓦涉嫌侵犯人权将其列为制裁对象(图片为席尔瓦为维和人员送行)图像来源: AFP

“你能想象对于内战的受害者,对于暴行的受害者来说,看到这种场景是什么感觉吗?”哈里森问道,她的愤怒显而易见。“这完全是逍遥法外,但没有人做任何事情来改变这种情况。”

多年来,哈里森一直向联合国和其他机构发出警告,个别斯里兰卡士兵可能涉嫌犯下战争罪,但仍被派遣为维和人员。

2019年,哈里森曾向联合国就一名即将被派遣到马里维和部队担任特遣队连长的军官发出警告。

然而联合国似乎没有认真对待她的警告 —— 就在哈里森发出警告的几天后,一张照片显示该军官出现在机场,头戴联合国蓝色贝雷帽,双手与陆军司令沙文德拉·席尔瓦紧握在一起。

并且研究显示,直到2021年,该军官仍然驻扎在马里。

哈里森说,她的警告直接“被忽视了”。

联合国维和事务部发言人书面回复德国之声、Netra News和《南德意志报》,称已“认真对待这些指控”。但 “当时没有发现任何可靠信息能够作为可以采信的理由相信该人可能犯有侵犯人权行为。”

“没人关心孟加拉国都在派遣谁”

调查表明这样一件事:在选择部队时,联合国维和行动部通常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它必须接受已知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犯有虐待的部队,或者在面对派遣国威胁撤军时,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确保维和任务得以进行 – 即保护地球上最弱势的群体。

一位来自西欧国家的政治消息人士总结道,鉴于联合国任务执行人员普遍短缺,没有人真正在乎孟加拉国派遣了谁。而且,他补充说道,像孟加拉国这样军事化国家的军队通常都训练有素。

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附近的联合国训练基地,一位将军在一次内容事先经过精心安排、问题预先经过审查批准的访问中告诉德国之声,这就是为什么孟加拉国实际上在计划扩大向联合国维和部队派遣军队的力度。

他说道,这表明“他们是多么地重视我们。”说此话时,一旁正站着一名新闻官员。

当然,他指的“他们”是联合国。

当调查人员向报道中提及的个别官员以及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政府展示调查结果时,对方没有给出任何回应。

联合国维和行动部则强调,“绝大多数部队表现良好,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在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以有限的资源开展行动的。”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缅甸内战 孟加拉民众不堪其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