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林视点:关系冷却 | 评论分析 | DW | 25.10.2019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评论分析

泽林视点:关系冷却

多年里,澳大利亚和中国互惠互利;现在,关系大变。堪培拉和美国一起抗衡北京。关键的问题是,澳洲人在经济上能挺多久。

China Peking Australische Flagge

澳中关系近年来出现重大变化,堪培拉政府承受北京巨大压力

(德国之声中文网)眼下,除美国外,或许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澳大利亚那样对中国持如此不信任的态度。不久前,内政部长达顿(Peter Dutton)称,北京的价值观与澳大利亚人不符。这一"恶意反华言论"引发中方愤怒。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表示,此言是"对中国人民的公开挑衅"。澳大利亚反对派也批评达顿缺乏"外交能力"。

其实,直至数年前,澳大利亚还是中国在西方的最强有力支持者之一。堪培拉的指控单子很长:盗窃知识产权、对学生和大学施加影响--比如经由孔子学院,以及通过忠于北京的政客及不透明的捐款淘空民主制。

Australien - Studenten der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今年7月,昆士兰大学学生组织了一次反对中国对校园施加影响的活动

此外,还有对入籍澳大利亚的前外交官和政治博客写手杨恒均的逮捕事件。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他在中国被扣,受到间谍罪指控。或者,还有对澳大利亚国会的网络攻击行为。澳方指控中国黑客于今年年初实施了攻击。

澳大利亚的封锁措施

此间,澳大利亚政府试图着力遏制中国在澳的影响。根据一项新法律,外国施加影响行为将受处罚;中国对电网或大面积农地等敏感领域的投资被禁止。有关5G网建设,堪培拉跟从盟友美国,拒绝中国电信巨头华为获得任何合同。莫里森总理呼吁,不应再将中国定义为发展中国家。内政部长达顿要求对新丝绸之路、中国在南中国海的军事扩张以及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影响范围作"公开讨论"。

然而, 澳大利亚有一个问题:中国目前是它的最大贸易伙伴。38%的澳大利亚出口商品销往中国,占澳大利亚国内生产总值8%。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如此依靠中国。

Frank Sieren *PROVISORISCH*

德国之声专栏作家泽林

经济弱点

28年来保持增长的澳大利亚经济迄今得益于来自中国的工作及消费移民。2500万澳大利亚人口中有约120万人华人。他们当中很多人现在担心,会成为反华情绪的牺牲品,在安全敏感职业领域受歧视。目前,超过10万中国学生在澳洲就学,支付高额学费。自一些中国学生在声援香港的示威活动中大声力挺北京后,他们在澳大利亚媒体中也遭到怀疑。构成澳大利亚重要经济因素的中国游客人数的增长率明显放缓,达到9年来最低。双边紧张关系已导致中国游客和学生背对澳洲。专家们估计,未来两年,中国游客减少给该国带来的经济损失将达到5.43亿美元。

美国有意倚重与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的安全同盟,以在印太地区遏制中国。作为对中国崛起的反应,澳大利亚大幅扩军。去年,该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军火进口国,仅次于沙特阿拉伯,位居中国和印度之前。这让华盛顿高兴。

Huawei Australien

华为被澳大利亚“拒之门外”

眼下,澳大利亚在经济上受惠于中美贸易争端。目前, 中国铁矿进口的60%以上、煤炭进口的一半以上来自澳大利亚。

堪培拉和华盛顿正共同制定一项协议,以继续降低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尤其是在稀土的供应方面。中国对这一电池和移动电话必需的基本材料的供应在全球总量中占70%。澳大利亚毕竟拥有总共35种稀土中的14种,都是美国高科技产业所需要的。同日本和韩国的经济合作也要扩展。北京颇有自信地表示,并不依赖澳大利亚的原料,完全可以从别的地方得到。

单枪匹马对中国

不过,走对抗中国路线的澳大利亚在地区处于孤立地位。众邻国更愿靠拢那个处于上升地位的世界强国。澳大利亚自己也想成为全球最大自贸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一部分。目前,该项目正在谈判中。该伙伴关系协议将囊括东盟10国、日、韩、中、印、澳、新,成为全球最大贸易集团。所计划的协议奠基于现有的贸易协定,并致力于在15年内取消对90%商品的现有关税。这一未来的自贸区有35亿人,占世界人口的一半。澳大利亚人有意加入,华盛顿颇感不快。

这里,便显示出,关键性问题会是什么:澳政府的对抗路线给经济带来的坏处一旦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选民们还会在多长时间里愿意当局继续这么做?有一点相当清楚:堪培拉的伙伴华盛顿断无能力弥补澳大利亚的经济损失。

本文作者20多年来生活在北京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