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民主的可能样貌?理想与现实中的“人选之人”

周昱君
2023年5月15日

在台湾谈政治,可以完全不讨论中国、不讨论两岸关系和统独议题吗?台剧《人选之人—造浪者》创造了这样的可能。剧中以文宣幕僚为焦点,替台湾人设想出未来可能的选战样貌,进而带来疗愈;然而,对中国民众来说,从虚构台剧对照当前中国现实,冲击感或许更大。

https://p.dw.com/p/4RM6U
2021年底台湾举行四项全国公投案,民进党立委苏巧慧幕僚张哲维到市场宣讲,向民众宣传执政团队的政策方向。(照片由张哲维提供)
2021年底台湾举行四项全国公投案,民进党立委苏巧慧幕僚张哲维到市场宣讲,向民众宣传执政团队的政策方向。(照片由张哲维提供)图像来源: Privat

(德国之声中文网)“理想状态就是,台湾只有在讨论台湾底下的左派跟右派,而不是在台湾底下还要去讨论中国跟台湾。”民进党新媒体中心专员游善闵这么描述他对台湾未来选战的想像:有一天,选举可以回到纯粹的左右派价值之争,而不是台湾跟中国之间的选择。

他说:“如果我们的候选人是这样子,永远都在谈中国,没有办法回到只有存在于台湾的讨论的话……你永远都只要打对立牌就好了,就不会有人在讨论(什么才真的对台湾好)。”

游善闵接受DW采訪时说,不谈统独是《人选之人》最“梦幻”的部分,可能让有些人觉得这部戏就少了点味道。但如此一来,戏剧得以呈现“正常议题讨论的形象”,也让台湾的政治工作者能从戏里角色在选战中的挣扎与选择,产生共鸣并疗愈自己。

对海峡另一边的观众来说,《人选之人》剧中与上司互动的职场现实或许能感同身受,但台湾的选战攻防与民主的日常实践,却可能难以想像。游善闵形容,政治幕僚对中国而言,可以说是个“架空、幻想职业”。

虽然戏里只字不谈统独,《人选之人》词条却还是遭豆瓣下架。许多中国民众设法翻墙追剧,有微博用户感叹,两岸戏剧“彻底走出了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感觉”。

有中国网民表达艳羡:“羡慕那种繁荣、嘈杂的激情,羡慕有浪可造,有‘事’可做,羡慕他们,至少簇拥著摸索、走向改变的可能性。”另一位网民深受剧中的女性力量冲击,但对照“电视剧里的乌托邦”与“没办法改变的现实”,此剧“看得人热血沸腾又心如死灰”。

民进党新媒体中心专员游善闵站在该党中央党部前。
民进党新媒体中心专员游善闵站在该党中央党部前。图像来源: Yu Chun Chou/DW

现实中的台湾政治幕僚

跳出戏剧的平行时空,实际走进台北市的民进党中央党部,会发现许多重叠之处。像游善闵一样20到30几岁的年轻党工相当多;每人桌上的摆设,与一般职场上班族差异不大,但座位旁插著的彩虹旗,还有墙上挂的鼓励投票标语,明白彰显了政治工作者的信念与价值。

在8楼到10楼的办公室之间,游善闵脚踩著运动鞋,熟悉地走上走下。在他身上,可以感受到政治幕僚内敛的特质,低调,不张扬,宁可隐身在布幕之后。而就在这里的办公室,真实世界的“造浪者”搭上戏剧热潮,把握了一波造浪良机。

5月初,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在这里拍了一张“剧照”,举著摄像机的游善闵跟其他党工难得在镜头前露面。他说,这几乎是“百利无一害”的政治宣传,既展现该党支持台剧发展,也凸显年轻形象,创造出候选人跟党工站在一起的团结象征。

不过,并不是只有民进党搭上了这波潮流。在社交媒体上,国民党打出一波“造诈者”攻势,批评民进党空有打击诈骗的承诺,未能解决实际问题。

选战怎么打?幕僚:当候选人弹药库

光凭一出戲的热潮,对2024年大选的选情显然不是重大影响因素,但透过戏里戏外的“文宣战”,台湾民众得以一窥选战到底是怎么打的。

在台湾,民主政治的实践不只靠打选战,还要靠政治工作者每一天与民众的沟通。从网络文宣与论述攻防,到地方基层的选民服务,政治有许多不同的“战场”,幕僚各就各的“战斗位置”,替一个党或候选人把浪造得越高越好。

食品科学背景的游善闵,2014年受太阳花运动启发而开始关心政治,到了2018年民进党“九合一”选举大败之后,选择投身政治工作,一开始加入民进党青年部,后来也曾担任地方议员助理。他这么描述自己的“战斗位置”:“我来当你(候选人)的弹药库,那你就去扫射就对了。但是我不会当扫射的那个人。”

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成为政治幕僚的不只游善闵。从2018年底到2019年,台湾内部经历了大选震荡,见证国民党的韩国瑜“横空出世”。当时韩国瑜曾赴港澳会晤中联办官员,引发台湾人对中国统战的新一波疑虑。值此之际,香港“反送中”运动风起云涌;眼见港警强力镇压香港民主派,台湾社会也弥漫著所谓“亡国感”氛围

民进党立委苏巧慧国会办公室新闻部主任张哲维告诉DW,2019年初还在当兵的他,感受到强烈的“危机存亡感”。

那一年5月,台湾同性婚姻合法化前夕,时任行政院长的苏贞昌呼吁同党立委顶住压力,在“历史性的一刻”投下关键一票。受那番话感召,张哲维表示:“如果说因为成为这个体制内的一部分,能够让这个国家、这个社会有更多的愿景,或者是愿意给有进步理念的党派、政府继续为大家做事情……不管做什么事情,我都愿意去做。”

就像《人选之人》剧中的蔡易安,张哲维也是社会系出身,关心社会议题,对改变社会有憧憬。退伍后,他参与了立委选战,协助社运人士赖品妤参选。他以“业务员”来比喻自己当时的角色,要站路口、跑夜市,四处扫街拜票,推销“候选人”这个产品。

“你要怎么把这个产品卖出去,让选民买单,靠的就是这个产品的内容,比方说选民服务,比方你争取的地方建设,比方你在国会问政的成绩。”张哲维说,他后来担任立委的新闻联络人,同样也是销售产品,只不过角色像是从业务变成行销广告。

待在政治圈这几年,他不是没有过自我怀疑。而正如戏剧所呈现的,“你可能做得很好,但是选民不一定要投给你啊,这个就是民主政治”。张哲维说,一个“心智坚韧”的政治工作者不能缺少明确目标。否则,“很快就会被影响,觉得‘现在网络声量才不关注这些’……最后渐渐迷失,忘记自己当初可能实际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民进党立委苏巧慧(中)与幕僚张哲维(左)2021年8月参加立法院气候行动倡议记者会。(照片由张哲维提供)
民进党立委苏巧慧(中)与幕僚张哲维(左)2021年8月参加立法院气候行动倡议记者会。(照片由张哲维提供)图像来源: Privat

“造浪者”走上浪尖

正是怀抱著想要改变的事情,促使民进党台北市议员吴沛忆从过去的幕僚身分,选择站出来在地方参选,如今也希望进一步投入国会立委选战。她表示,在中央党部工作时是高度分工的,但出来参选像是“一个人筹备一个小党部”。

不久前,吴沛忆刚与无党籍立委林昶佐开办了联合服务处,有意在林昶佐卸任后接棒。一个平日上午,一位老先生走出服务处门口时,向接待的年轻幕僚留下一句话:“为了民主的国家加油!”每一天,类似的场景可能上演好几次:幕僚与选区民众的互动,创造的是台湾民主社会最寻常的风景。

该服务处原本是咖啡店,几个幕僚坐在门口的桌旁,一边盯著电脑萤幕,一边讲电话;另一个幕僚站在吧台边,展示做好的宣传图文给议员过目。吴沛忆则在后面的小房间里接受DW访问,谈起从政的初衷,她说:“希望台湾可以成为一个跟其他国家一样,不需要为了比较特殊的国际处境,导致于比如说我们的年轻人可能少了很多国际组织交流活动的机会。”

民进党台北市议员吴沛忆5月10日在其服务处接受DW访问。
民进党台北市议员吴沛忆5月10日在其服务处接受DW访问。图像来源: Yu Chun Chou/DW

吴沛忆表示,从政不是只为了选举。“你是想要体会选举的快感,还是你喜欢胜利的感觉,还是在选上的第2天开始,那些事情才是让你真正感到有热情的?”她说,选举是为了得到民众的托付,但从事政治工作的核心,其实在于日常要面对各种利益群体,居中折冲。

吴沛忆也指出,民进党现年40岁至60岁有一群被称为“幕僚世代”的党工,这些人数十年隐身幕后,通常不会出现在公众视野之内,能够长期留在政治圈打拚,更仰赖坚定的信念。

事实上,民进党的“幕僚世代”不乏许多累积足够能量者,都以造浪者之姿走到幕前,例如现任立委吴思瑶、郑运鹏等人;相较之下,国民党较缺乏幕僚出身的政治人物。台湾媒体《新新闻》和《风传媒》2020年曾统计,该届立委中,有逾半数民进党委员有相关经验,但只有不到2成的国民党立委当过助理或幕僚。

较年轻的一代之中,也有不少人走上这样的参政道路。现年36岁的吴沛忆指出,民进党的制度较有利于年轻人参政,例如2018年她参选议员时,在党内提名阶段便获得35岁以下的青年加权。

30岁的国民党前桃园市议员参选人谢克洋也有幕僚经验,过去当过国民党前立委吴志扬的助理。他也是国民党前台南市议员谢龙介的侄子,选举期间有前高雄市长韩国瑜等人支持,但最后未能当选。谢克洋接受DW电话采訪时说,国民党的体制确实较不利于青年,因为现任议员有优先保障,“等于新人互相厮杀”,能否在党内脱颖而出,只能各凭本事。

韩国瑜:“民主自由不是洪水猛兽”

改变的力量

目前在德国弗里德里希诺曼自由基金会在台办事处担任专案专员的赖郁棻,大学时期曾在新竹市替新兴政党“时代力量”的邱显智竞选。

她接受DW访问时,忆起当时一边读书、一边全职工作给身心带来的负担。当时她从早到晚扫街、跑市场,又得回学校上课,有时还要在办公室开会到深夜。“我后来身体其实有坏掉,瘦了7公斤,然后一直掉头发,因为那时候压力太大……再加上选举选输了,所以你会有点创伤。”

或许正如《人选之人》剧中一句台词所言:“选举真的是伤害我的生命。”面对工时长、薪资待遇不高的劳动条件,非常考验台湾的年轻政治幕僚的体力与精神。但即使后来选择了其他的生涯道路,过去与战友并肩作战的回忆,却不会那么容易消失。

2014年的318太阳花运动,促使许多台湾青年走入政治这一行。赖郁棻说,她和几个当时认识的朋友,在今年的3月18日曾有一次KTV聚会。“那个空间里面的人很像《人选之人》里面……我们那时候也是一个大包厢,一群人在那边唱歌喝酒,有的人在讲一些垃圾话。你就知道,就是只有我们这种奇怪的年轻人,才会在KTV点那种很旧的台语歌,党外时期的……。”

“改变”的力量,让许多台湾年轻人甘愿继续留在政治圈里。民进党立委苏巧慧幕僚张哲维说:“当你跳下去做了,发现有一点改变的时候,你就会一直做下去。”

《人选之人》呈现的台湾民主样貌,是否也能替海峡另一边的中国带来思想冲击?民进党新媒体中心的游善闵表示,他会想跟中国民众说:“你能够看得到(这部戏),那是你的福气;你想要成为这样子的环境下的人民,那你可能得做出一点牺牲。”

2020年1月,民进党幕僚游善闵(右)与当时是民进党副总统候选人的赖清德在桃园出席立委造势场合。(照片由游善闵提供)
2020年1月,民进党幕僚游善闵(右)与当时是民进党副总统候选人的赖清德在桃园出席立委造势场合。(照片由游善闵提供)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