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欧盟新条约终获通过

Bernd Riegert2007年10月19日

周四至周五的夜间,被称为“欧盟改革条约”的新条约终于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的欧盟峰会获得通过。德国之声驻布鲁塞尔记者 Bernd Riegert 认为,欧盟领导人通过的改革条约是目前条件下最佳的解决方案。

https://p.dw.com/p/BsTu
图像来源: AP

就此前主要由波兰提出的颇有争议的欧盟投票权分配的问题,欧盟各国达成了共识。根据新的改革条约,欧盟内部决定必须获得双重多数,也就是获得 55% 的欧盟国家以及 65% 的欧盟人口数量的多数。如果一项决定仅仅达到了国家多数而没有达到人口多数,或者相反,欧盟还追加了保护少数派的所谓的“伊奥尼亚”机制。


波兰向欧盟其他各国展示,只有强硬才能够贯彻自己的意图。在就新条约谈判快要结束的时候,其他各国的领导人都已经失去了耐心,他们都想不惜一切代价取得共识。他们宁可现在委曲求全,在新条约文本上附上很多脚注、旁注以证明欧盟是有行动能力的,也不愿意再次失败。这是谈判的主旨。在谈判的最后一刻,意大利也跳上了波兰“死磨难缠”战略的末班车,在欧洲议会中又多获得一个席位。

没有人有能力向一个普通的欧洲公民解释这些讨价还价到底是怎么回事。波兰孪生兄弟卡钦斯基虽然在欧盟的权力博弈中占了便宜,但是讨论来讨论去的伊奥尼亚条款对“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并没有实际的抗拒作用。所谓的伊奥尼亚条款是 1994 年在希腊伊奥尼亚通过的一个机制。这一机制规定,如果在欧盟部长委员会中以简单多数通过一项决定,少数派可以提出异议,要求部长委员会再次考虑,并推迟决定实行的时间。但是从现实意义上看,至今为止欧盟部长委员会只有在个别例外情况下才出现过针锋相对的投票。所谓的伊奥尼亚条款自从上世纪 90 年代诞生以来,就应用过一次。

对波兰来说更重要的是,卡钦斯基兄弟显示了现政府在为国家利益而努力。波兰的谈判方式是从别的模范国家那里学来的。英国就是一个谈判大师,伦敦的特殊利益经常能够在欧盟中得以贯彻。虽然英国在三年前签署了现今已经死亡的欧盟宪法条约,但是从唐宁街 10 号的代表在过去几个月的表现看,英国在瓜分欧盟宪法条约遗体以保障本国利益时是最积极的几个国家之一。

现在,欧宪条约的支持者可以骄傲地说,宪法条约的基本内容得以挽救——尽管条约内容是缩过水的。现在欧盟作决定时要遵守双重多数原则,即国家和人口数量多数。需要获得双重多数通过的政治议题范围也得到了扩大。自由选举出的欧洲议会的发言权也得到了加强。

周四夜间签署的欧盟改革条约虽然不是跨世纪条约巨作,但却是在目前情况下能够实现的最佳方案。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条约的寿命并不会很长。最晚到土耳其加入欧盟的时候,欧盟就需要对改革条约进行修改。但这一问题并不是那么严重。欧盟在成立后一直靠各种历史时期的不同条约成功的度过了过去 50 年。现在欧盟各国领导人要说服议会和人民,让这已很难读懂的改革条约获得通过。历史经验显示,欧盟宪法条约就是在各国的公投中遭到否决的。三年前,它也曾经是一份完美的文件。现在重要的是使欧盟新的改革条约获得议会以及公投的通过,以正式获得法律效力。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