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本诺.克洛尔--一个来自中国的汉堡人

2003年8月12日

本诺-克洛尔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曾当过工人、在报社见习过,做过学生,卖过家具,曾任一个大型钢铁公司的销售经理,38岁的时候退出江湖,加入一个嬉皮士的队伍去了西班牙的加纳利群岛。两年后,他又退出嬉皮生活,当起了记者,曾为‘明星’和‘国家地理杂志’工作,这位人物的履历表上甚至还有当过迪斯科老板的经历。

https://p.dw.com/p/3xxN
本诺.克洛尔的著作--“张氏宗谱”书的封面

如今,克洛尔已经74岁,结婚3次并有6个孩子。此人一生的不安分,可能原因就在于21岁那年,母亲才告诉他:“你的爸爸叫张克维(音译),他是中国人。”20年代末,克洛尔的母亲和张克维在柏林相识相恋,那时张克维在柏林攻读博士。张克维得到机会,在中国东部的交通部任职,母亲没有随同前往中国,于是克洛尔以德国人的身份长大,继父是一个普鲁士的政府官员。

克洛尔经历了二战时期,曾加入过“希特勒少年团”,很多年后开始追溯他的中国血缘,直到1959年才和生父取得联系。他说,34岁时第一次见到生父。有一天,生父张克维将自己的回忆录手稿交给克洛尔,于是他决定写‘张氏宗谱’这本书。今年5月,德国道迈尔出版社将其出版。

书评人斯莫克女士对这本书作出评论说,克洛尔在‘张氏宗谱’一书中将自己的经历和他的父亲联系在一起,张克维经历了中国的帝王时代和战乱,1949年迁往台湾。原本,作为记者的克洛尔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可写,可是他把精力都浪费在描写生父在中国工作过的地方和巨大的亲戚网,小说就显得节奏缓慢。而且,作者对一些细节津津乐道,比如爷爷是否纳过小妾这个问题就研究了半天,最后还不得而知。

斯莫克女士接着评到,虽然克洛尔到台湾会见了生父,而且还回到祖上生活过的中国农村,可是中国和中国人在书中依然显得陌生而模糊。除此之外,克洛尔还不无虚荣之心地描写自己的生活,浮夸的笔调跃然纸上,书中有一段描写他在西班牙和一位女郎的邂逅:

“莫尼卡会作画。那时她25岁。她那褐色的秀发中有海盐的气息。当春天的清烈的狂风吹动弯曲的松树时,她暖得象一个炉子。”

描写父子第一次的相见,斯莫克女士也不满意。她认为克洛尔写得太肤浅。克洛尔没有描写感情,而是更乐于关注他和女人们之间的情事,还花了半页的版面来描写为什么他不能正确地发“R”的音,那是因为身上有中国人的血统。斯莫克女士认为,这些细节削弱了故事本身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