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时机不利,蒋彦永的动议难以奏效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3月11日

两天来,不少德国报纸都刊登了北京军医蒋彦永要求重新评估1989年民主运动的报道。法兰克福汇报摘要发表了蒋彦永致中共中央的一封信,信中蒋彦永描写了他在“六四”事件发生当晚在医院的见闻和心情。同一天,该报还在头版发表文章说:

https://p.dw.com/p/4m85
“六四”阴影挥之不去,香港市民每年“六四”举行烛光纪念图像来源: AP

“蒋彦永在信中抱怨说,死者家属多年来要求政府承当责任,却得不到答复。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党必须自己改正错误,他坚信,公正地评价‘六四’绝不会带来混乱,而压制一切的稳定只能导致更大的不稳定。

党的领导宣称天安门这一章节已经结束,不想再次打开,这正是当时曾直接参与事件的老一代领导人的愿望。虽然不少党的干部在私下谈话时都承认,当时政府的做法是错误的,尽管许多当年参加抗争行动的人士今天已进入高级领导岗位,但党的领导仍然不允许公开讨论这个题目。

蒋彦永针对天安门事件提出的要求看来不会带来影响深远的后果。中国公众看不到这封信,广大的公众社会中,几乎没有人愿意去触及‘六四’这个棘手的题材。但是,蒋彦永的信表明,至少那些有过亲身经历的人全然没有忘记这一事件,党的领导和新总理温家宝也难以摆脱这一事件的纠缠。”

柏林日报和商报都报道了蒋彦永致函中共中央一事。柏林日报说,从蒋彦永的信可以看出,一些党的元老对当时镇压学生的做法表示了疑虑。如陈云和当时的国家主席杨尚昆对动用军队就有不同的看法。商报也认为,蒋彦永的信不会产生重大的效果:

“在天安门大屠杀15周年前三个月,以蒋彦永的身份,他的这封信本来应该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毕竟去年的‘非典’事件使这位72岁的医生成了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但是,现在的时机不利。台湾即将进行总统选举,其结局有可能把中国和台湾岛推入军事对抗。另外北京正在压制民主的呼声,这次民主呼声来自香港。一些被1989年事件冲上最高层的党的领导人现在仍然掌握着权力。还有,许多中国人更多地忙于经济,不关心民主。一名1989年的活跃人物、现在是功成名就的商人说:‘如果当年的民主运动胜利的话,我不知道今天的中国是否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