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官员参拜靖国神社惹怒中韩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13.08.2021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日本官员参拜靖国神社惹怒中韩

日本防卫相岸信夫周五前往靖国神社参拜,引发中韩不满。韩国周五召见日本公使表达抗议, 中国官媒则批日本“供奉双手沾满世界人民鲜血的刽子手、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罪人,是对历史的否定”。中国男星张哲瀚因曾与靖国神社合照也遭官方点名批评。

Tokio, Japan | Verteidigungsminister Nobuo Kishi

日本防卫相岸信夫周五前往靖国神社参拜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日本纪念战败76周年前夕,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周五前往靖国神社参拜。该神社供奉的是自明治维新时代以来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其中包括二战期间的14名日本甲级战犯,因此被中国和韩国视为日本战时侵略的象征,至今仍是激起日本与中韩两国紧张关系的导火索。 

日本共同社报道称, 岸信夫在靖国神社自费献上祭祀费“玉料串”,并在签名簿上署名“众议院议员岸信夫”。报道指出,岸信夫在被问及是否事先与首相菅义伟或官房长官加藤胜信商量时回答,“我自己做出判断并进行了参拜”。 

岸信夫在参拜后对媒体表示,在每个国家对战争中的英灵表达崇敬是理所当然的。“我对于在过去战争中为国奋战并牺牲的人们表达了诚挚哀悼。我也重新作出不战誓言,并决心守护人民的生命和和平生活。” 

岸信夫是继稻田朋美之后,首名在任内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防卫相。2016年12月,时任日本防卫相稻田朋美在结束对珍珠港访问后前往靖国神社参拜。  

岸信夫胞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则曾在2013年12月参拜靖国神社触怒中韩,美国也对安倍采取“加剧与邻国紧张关系”的行动表示失望。在此之后,安倍晋三不曾再在任内前往靖国神社,每年仅定期通过助手向神社献上玉料串。去年卸任后,安倍开始定期前往靖国神社参拜。 

Japan - Abe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曾在任内参拜靖国神社引发争议

韩外交部召见日本公使抗议    

日本首相菅义伟在四月的靖国神社春季例行大祭期间曾向神社供奉“真榊”贡品。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称,菅义伟今年只会奉上贡品,不会亲自前往参拜。 

除了岸信夫外,日本经济财政再生相西村康稔也在周五赴靖国神社参拜,并以众议院议员名义供奉祭祀费。岸信夫及西村康稔皆表示,选择此时参拜是为了避开8月15日的人潮。 

日本首相或官员参拜靖国神社往往会引起韩国和中国的强烈批评,要求日本正视战时侵略行为。许多韩国人对于日本在1910年到1945年间对朝鲜半岛的殖民怀有强烈怨怼。近年来日韩关系更因为慰安妇赔偿问题降至低点。    

韩国外交部周五表示,外交部亚太局局长李相烈召见日本驻韩大使馆总括公使熊谷直树,对岸信夫参拜美化殖民掠夺和侵略罪行并安置战犯的靖国神社表达抗议。韩联社引述李相烈称,岸信夫此举有损两国互信,并敦促日本政治领袖以实际行动展现正视和反省历史的态度。 

韩国国防部也发表声明写道,岸信夫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恶劣”,并对此表示“严重关切与遗憾”。 

中国男星靖国神社拍照犯众怒

中国外交部尚未对此表态,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日本首相菅义伟4月21日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后回应称:“中方敦促日方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原则,切实落实中日四点原则共识,正视和深刻反省侵略历史,同军国主义划清界限,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男星张哲瀚此前被曝曾在靖国神社前拍照引发热议。张哲瀚周五在微博发文道歉,表示自己对建筑及历史无知,但网友显然并不买账,继续炮轰张哲瀚为“汉奸”。在微博关于#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参拜靖国神社#的讨论中,不少网民提及张哲瀚“给中国人丢脸”,也有人认为“不封杀张哲翰我们连指责别人的底气都没了”。微博用户“时间海Ann”写道:“中国人自己都那么爱日本的靖国神社,还特地去两次。你有资格怪人家日本人吗?人家自己祭祖不行呀?张哲瀚不封杀,中国人的脊梁就再也直不起来了。” 

解放军报也对岸信夫参拜靖国神社以及张哲瀚事件发表快评称:“于日方而言,供奉双手沾满世界人民鲜血的刽子手、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罪人,是对历史的否定;于公众艺人而言,一句无知岂能掩盖其所作所为?没有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能够对此举动给予容忍!忘记历史,就是对历史的背叛!”。 

人民日报则发文称:“身为公众人物,对历史尝试如此匮乏,对民族苦难浑然不觉,太不应该。事关民族大义,不容任何试探,更不容有任何挑战。若明知故犯,就得付出沉重代价。”

(路透社、美联社、韩联社、共同社) 

© 2021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