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及其遗产”参展波恩 | 在线报导 | DW | 05.06.2005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在线报导

“成吉思汗及其遗产”参展波恩

蒙古人不仅曾是成功的征服者,也是天才的组织家。他们牢牢地掌控着一个偌大的帝国。6月16日至9月25日,波恩联邦艺术展览馆将举办题为“成吉思汗及其遗产”的大型展览,展示蒙古人创造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如何产生,以及如何得到保护的。

那达慕节日庆典上成吉思汗的子孙

那达慕节日庆典上成吉思汗的子孙

有效的管理结构、对贸易的促进、一整套在当时非常现代化的交通和通信系统,以及非常宽容的宗教和文化政策为所谓的大蒙古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直至16世纪,欧洲和亚洲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密切交流。通过商路不仅物资,还有思想和文明社会取得的种种成果源源不断地从帝国的一个地区流传到另一个地区。

成吉思汗创建的蒙古帝国——这一人类历史上面积最大的帝国在其最为兴盛的13和14世纪,版图曾东至太平洋,西到欧洲大陆的中部。然而,当年蒙古帝国的首都哈拉和林,如今已变为无边的荒漠。1889年,考古学家首次挖掘出哈拉和林遗址。然而,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俄罗斯人和蒙古人才开始对估计地下为中世纪古建筑的这片草原地层进行系统研究。几年后,这里出现了一个集体农庄。然后便是数十年的农耕,拖拉机在这片写满历史的土地上畅通无阻地行驶,甚至还架设了高压电线。直到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哈拉和林派遣了一支探险队,才在那里按照老城墙的线路设立了一道保护墙。

整个考古计划出现突破则是1999年。当时,蒙古和德国科学家签署了一项共同挖掘哈拉和林遗址的协定。四年来,蒙古科学院的年轻科学家们在波恩大学和德国考古研究院考古学家们的指导下,进行着系统的发掘工作。德国在居民区建筑方面拥有非常优秀的专家。每年夏天,都有一支十来人的波恩大学生和考古学家组成的小组前往蒙古,在方圆40平方公里的考古现场进行挖掘工作。而这些发现都有可能为800年前蒙古人的生活提供线索。

蒙古科学院副院长嘎尔巴塔称哈拉和林为坚强和蒙古民族的象征。而在过去300年的中国人和俄罗斯人的统治下,蒙古的民族性已经被泯灭了。因此,在哈拉和林的考古工作以及6月中旬即将在德国波恩举行的“成吉思汗及其遗产”的展览对蒙古来说就更为重要了。他说: “我认为,我们正处在“建设民族”的过程中。蒙古作为一个不太重要的国家现在要向世界展示自己。许多考古发现说明,很早的时候,我们曾拥有自己的文化。”

1220年,成吉斯汗下令创建这一中世纪的蒙古首都。水清草美、遍地都是野生动物的杭爱山脉脚下为牧人和武士们提供了足够的生存基础,于是在这里形成了这一新的世界性帝国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今年在波恩展览上首次亮相的考古精品包括一枚出自1271年的刻有方块文字的官员铜镜,此外还有来自东方的金首饰、银币,以及宗教物品如佛像等。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13世纪这里就有了供暖系统、引水系统、带有烧炉的砖窑和金属冶炼场。由此可见,这一游牧民族深知如何利用同时代的发达文化所拥有的技术成就为自己服务。

每年夏天,大学生和教授们都要在两个现场进行为期2到3个月的发掘工作,一是原来的宫殿区,二是市中心的手工业者区。一年的其它时间土层由于冻得很硬,无法开展工作。蒙古的冬天长达8个月之久,温度能降至零下60度。59岁的蒙古考古学家巴亚尔估计,还需要20到60年的时间才能结束这一研究项目。他本人则负责看护40X40米大的宫殿区的考古发现。他表示:“考古发现显示出,蒙古游牧民族的居民建筑和欧洲的基本不同。简单而且容易运输的材料决定了蒙古式建筑的特点。这也意味着,游牧民族的居民区在战争中是难以幸存的。因此,我们在宫殿中没有取得任何重大的发现。”

去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一古都哈拉和林的遗址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波恩举办的蒙古展览上,可以领略一些哈拉和林旧日的丰采。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