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柏林不会跟着喊“解放” | 媒体看中国 | DW | 16.09.2019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媒体看中国

德语媒体:柏林不会跟着喊“解放”

上周,德国外长马斯在柏林同香港抗议运动代表人物之一黄之锋会面,引来北京抗议,如何评价这一举动,德语报章仍在讨论。此外香港抗议运动新的“主题曲”也引起德国媒体的注意。

(德国之声中文网)《法兰克福汇报》周日版刊登题为"柏林无力独自抗衡北京"(Allein ist Berlin gegen Peking machtlos)的评论。文章写道,中国外交部召见了德国驻华大使,并威胁称,这会"给双边关系带来负面影响"。

"乍一看,这一的反应与12年前联邦总理(默克尔)会见达赖喇嘛造成德中关系陷入长达数月的冰期有相似之处。然而,凡涉及西藏及其宗教领袖,都被北京画上了粗重的红线,这一点众所周知。达赖喇嘛的政治分量比22岁的黄之锋要大得多,他只是香港抗议运动中很多代表面孔之一。尽管如此,北京在香港议题前也竖起了一个醒目的禁止牌。这不仅表明,面对已持续数周的危机,中国领导层有多紧张。这也表明,中国越来越不在意与他国发生外交龃龉。

这一有目的性的对抗首先是向国内民众发出的一个信号。北京对与西方的体制对抗火上浇油,意在让民众、包括已相当国际化的精英阶层认识到本国体制的优越性。这样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民族主义和目中无人的优越感比比皆是。

同时,北京对外也愈发不加掩饰地采取威吓方式,已贯彻自己的世界观。这也奏效了,西门子、奔驰、Zara--一系列西方企业对中国唯唯诺诺,只因它们'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Heiko Maas und Joshua Wong

德国外长马斯与黄之锋

作者认为,马斯外长会见黄之锋的做法是对的,"以表明,德国政府不会屈服于中国的威吓。一味视而不见,反而会让北京瞧不起。"

"不过,鉴于德国经济对中国巨大的依赖性,要是相信德国能一再触怒北京,则是天真的想法。只有欧洲形成统一的对华政策,柏林才能有效地建立起压力。但目前离这个目标还差得远。……被拖入黄之锋在柏林所说的'冷战',或加入'解放'香港的呼声,显然不是德国的利益所在。在国际法的意义上,毫无疑问香港是属于中国的。"

作者认为,"仅仅高喊'自由'、'民主'是不够的,因为香港的矛盾冲突过于错综复杂。" 较为明智的做法是,考虑"在这场冲突中如何运用德国有限的政治资本,例如与其他国家一起明确定义,如果香港的决策者让针对示威者的暴力进一步升级,会面对哪些惩罚措施。"

抗议运动主题曲

柏林出版的《每日镜报》周一刊登文章,介绍近期成为示威运动主题曲的歌曲"愿荣光归香港"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

"《愿荣光归香港》唤起人们身份认同感的首先是歌词里充满希望的悲壮情怀,'光辉'、'昂首'这样的用词结合以管乐器为主、宗教仪式氛围的配乐。音乐中既没有愤怒,也没有苦涩,示威者不是因一个超强大的敌人而走到一起,他们在传播一个共同的愿景。"

这首歌诞生时间不长,却在香港迅速传播。人们在街头、在球场、在购物中心临时集结,即兴合唱。文章写道,与以前香港抗议运动中传唱的经典歌曲不同的是,这首歌是共同创作的产物,"是属于这场运动的"。它"不仅给人以一种认同感,而且也是一种新的抗议形式。抗议在不断的运动中,在网路、在街头同时传播。"

香港抗議運動的「主題曲」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