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

德语媒体:"来自中国的教诲"

严严 摘编
2017年2月11日

《南德意志报》试图解释为什么特朗普对美国司法部门的攻击会引发一名中国大法官的愤怒。《商报》则提醒人们关注中国汽车"沙皇"徐建一被判刑引发的担忧。

https://p.dw.com/p/2XOq7
Symbolbild Cyber Angriff Chinesische und amerikanische Fahne vor einem Hotel in Peking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

(德国之声中文网) 因西雅图联邦法官詹姆斯·罗巴特(James Robart)"叫停"针对穆斯林7国的"入境禁令",特朗普对罗巴特发连珠炮,以戏谑口吻做出评价。而这一切也引发一名中国法官的愤怒。《南德意志报》以题为《来自远东的教诲(Belehrungen aus Fernost)》试图解释,为什么特朗普对美国司法部门的攻击会引发一名中国法官的愤怒。

文章指出,美国总统受到来自中国法律界人士的愤怒批评和教导,"这尤其对特朗普具有讽刺意味。"文章写道,"周初,中国最高人民法院一名法官批评特朗普是'法治公敌'。法官何帆在其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对总统带头骂法官的震惊,博文写道,'哪怕你掌控三军脚踩核弹,也是尊严扫地,恶棍无异。'文章还配上葬礼用的白色蜡烛。"

"中国共产党不断对美国进行各种教诲,其中大部分是惺惺作态:中国司法只要稍有独立的萌芽就会令共产党窒息。因此,法官何帆发出的批评备受关注。这位法官不是通常情况下党的反美宣传员。相反,他是最了解美国司法体系的专家之一。何帆在社交媒体拥有庞大粉丝群,定期分享有关美国最高法院的机制等博文。2008年至2014年,他翻译了9部英语著作,其中包括大法官Stephen Breyer 的《法官能为民主做什么(Making our Democracy Work)》 和 Jeffrey Toobin的著作《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The Nine - Inside the Secret World of the Supreme Court)》  。

"文章写道,"39岁的何帆是中国众多年轻法律界人士之一,过去几年,甚至几十年,他们学习西方的司法体系,并以此为标准改善中国的司法体系。如今,何帆是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的负责人。三年来,何帆给中国精英大学清华的学生们授课。他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写道,对中国司法机关提出批评是好事。'但首先人们要先对中国的司法加以理解,然后才能找出一条改革之路'。"

"何帆大概属于渴望改革的中国律师群体之一,只是目前在中国这一人群的处境很难。自2012年底习近平上任以来,反西方价值观论调并不新鲜,三权分立被列为'有害思想'的前几名。"

文章作者还描述了何帆的上级领导--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此前曾要求警惕西方"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等"有害思想"带来的危险。对此,文章指出,"当然,何帆并没有对中国司法独立最近出现的倒退发表任何言辞,但他在对美国司法体系的评价中这样写道,'总统对法院判决哪怕恨到牙痒,也只能憋到内伤,不但不敢公开吐槽,更不会把矛头对准法官。'人们很难不从中读出何帆对中国司法未来的希望。"

Symbolbild China Wirtschaft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徐建一并非最后一个

德国《商报》聚焦一汽集团前董事长徐建一因受贿千万被判刑的报道。文章以《中国汽车沙皇锒铛入狱(Chinas Autozar hinter Gittern)》为题指出徐建一被判刑引发的思考。文章开篇写道,"其实,徐建一在人大有良好的政治关系。作为党员,他每年都参加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全国人大会议。然而,徐却突然消失了。"

"消失的时间是2015年3月。自此数月,徐建一被警方带走调查。之后被移交司法机关,并写下数页长的认罪书。徐承认,自己收受贿赂1220万元。周四(2月9日),北京一法官宣布对徐处以11年半有期徒刑。"

文章接着指出,"中国最大的国企汽车集团一汽是德国大众一个亲密的合作伙伴。大众汽车和其他国际汽车制造商被迫与中国国企汽车商联姻。这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政治上的接触。但是,如果合作伙伴不遵守游戏规则,也可能会深受其害。"

文章最后指出,"中国品牌咨询公司(Unternehmensberatung Chinabrand Consulting)的亚历山大·格努斯(Alexander Gangnus)警告说,还会有更多汽车制造商可能会落入中国反腐调查人员的视线。'特别是在汽车工业-许多合资企业认为,还有一些人会被调查。'格努斯说,'我可以想象,还有一些没有被披露的事。风险是巨大的'。外国经理级别的管理者也可能受到监禁处罚。"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