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语媒体:对中国经济不该高兴太早

2023年2月28日

《南德意志报》评论写道,尽管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但中国经济仍存在许多难题,现在乐观还为时过早。 《商报》提到两家德国汽车部件制造商的经营策略,不仅将中国的重要性列入考虑,也为可能发生的风险做了准备。

https://p.dw.com/p/4O4zf
德国汽车品牌在中国的工厂
德国汽车品牌在中国的工厂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O. Spata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将在本周末召开两会,制定今年的经济政策方针。在2022年经济增长3%的糟糕表现之后,大多数分析师预计2023年的增长将在5%左右。 《南德意志报》的评论文章“无限乐观为时过早”认为:“中国经济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了,但现在想乐观地抛开所有担忧还为时过早,目前台面上还有许多待解的难题。”

“首先是房地产行业,它占经济产出的四分之一,占中产阶级储蓄的80%,占地方政府预算的40%。大约一年半前,当中国政府切断了对负债建商的信贷时,房地产行业陷入了流动性危机。建筑项目中断和房价暴跌让许多房主提心吊胆、地方政府失去了土地销售的收入。后来,政府放松了政策,不过房市仍稳定处于一个低水平。它是否能够、应不应该像过去那样为增长做出贡献,还需要打个问号。

评论接着说:“然后是出口部门,这是在疫情期间少数繁荣的部门之一。它依赖于全球经济,但由于乌克兰战争和通货膨胀,全球经济仍然低迷。此外,中国和美国之间日益加剧的冲突造成了进一步的不确定性,这对投资来说是一剂毒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时间似乎已经不多了。”

中国的出口量在疫情期间表现不俗,但后来又受到俄乌战争和通货膨胀影响
中国的出口量在疫情期间表现不俗,但后来又受到俄乌战争和通货膨胀影响图像来源: Maja Hitij/Getty Images

“最后一线希望是国内的消费者,政府已经宣布要鼓励民众重振消费。但尽管目前中国家庭拥有创纪录的储蓄,他们仍对未来忧心忡忡:实际工资已经很久没有大幅增长了,年轻人的失业率仍居高不下。”作者在结尾提到,至少服务业正在逐渐复苏:中国人又开始出入餐馆、酒店和电影院了。 “但首先还必须弥补过去一年的损失,而且人们也不应该低估下一波新冠感染潮的风险。”

《商报》的分析文章“陷入中国陷阱”探讨德国汽车供应链产业在中国的生存之道。文章开头指出:“侵犯人权行为、艰难的地缘政治局势和供应链问题 —— 在中国做生意的风险正在增加,企业被迫重新思考他们在中国的布局。目前讨论总是围绕着巴斯夫、西门子或奔驰这样的大型上市企业,但汽车供应链产业也处于特别微妙的境地。”

“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就摆在眼前,退出这个市场就等于自取灭亡。中国占了博世(Bosch)和采埃孚(ZF)总销售额的20%;博世在中国拥有55000名员工,即每8名员工中就有一名在中国。这意味着,德国汽车供应链产业的龙头不能没有中国 —— 短期是如此,中期也是如此。另一方面,如果不为中美在台湾问题上冲突升级的情况做好准备,那就会显得过于大意。因此,这些供应商正在推行一项考虑到这两个方面的战略。”

“博世和采埃孚的目标是在可能的情况下为中国市场提供本地服务,在中国生产的产品有80%留在了中国。”作者认为:“这考虑到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但也将最坏情况下的风险降到最低。因为如果中国入侵台湾,中国业务的脱钩可能将不可避免。博世首席执行官哈同(Stefan Hartung)采取了非常务实的观点。他的双重战略:没有全球合作是不行的,从长远来看,经济依赖性太强也是行不通的。”

“另一方面,博世和采埃孚在其他国家的投资正在大幅增加。在不使中国业务短期内面临风险的情况下减少依赖性 —— 这才是正确的战略。全球政治局势是否会给企业足够的时间在中国问题上实现更好的区域平衡,还有待观察。在当前政治、商业、社会和道德之间的目标冲突中,‘两全其美’的策略当然不会让企业领导人获得掌声,但它看起来却更符合现实。”

德企自己造芯片 博世斥巨资建现代化工厂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