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 中国非洲搞双赢 欧洲何处去? | 媒体看中国 | DW | 07.07.2021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媒体看中国

德语媒体: 中国非洲搞双赢 欧洲何处去?

《每日镜报》刊登了欧盟前高官的客席评论,呼吁欧洲加大投入,切勿将非洲大陆拱手让给中国。瑞典贸易与投资委员会则在德国《商报》撰文呼吁,中国应当主动向西方进一步开放本国市场。

Afrika - China | Chinesische Firma baut Strassen in Kenia

肯尼亚一条正在由中资企业修建的公路

(德国之声中文网) 柏林出版的《每日镜报》以"觉醒吧,欧洲!"为题,刊发了由曾任欧盟财政委员的厄廷格(Günther H. Oettinger)撰写的客席评论。作者问道,鉴于中国对非洲的援助越来越有成效,欧洲究竟应当如何防止非洲国家彻底倒向中国?

文章一开始就先抨击了仅占全球16%人口的西方国家却占据了全球七成疫苗的自私自利行为,指出这相当于将地缘政治舞台拱手让给中国的"疫苗外交"。"中国提供疫苗援助,当然不是出于利他主义。北京的'健康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一部分。在非洲,我们已经能看到中国的地缘战略正在改变整个大陆的权力格局。中国并没有把非洲看作麻烦,而是视作机遇。北京在非洲大量投资,丝毫不担心会有非洲难民前往中国。与之相比,德国以及欧洲政界则将非洲视作饥荒与内战肆虐的大陆。1960年到2004年间,西方国家总计为非洲提供6000亿美元的资金。鉴于非洲的殖民烙印依然很强烈,因此欧洲出资国将重点放在了改善社会治理基础上。修建学校、修建医院总是不会错的,帮忙挖掘水井也总归是好事。但是,这样的措施无法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也无法显著拉动经济增长。在过去几十年间,非洲的农业、加工业几乎没有什么进步,反而越来越依赖于西方前殖民宗主国的援助款。"

作者指出,2000年到2015年间,中国企业开始在非洲大量直接投资,中非贸易额也猛增了20倍,早已取代美国成为非洲最主要外贸伙伴。中国企业为非洲修建公路和铁路,非洲国家则为中国提供现代产业所必须的各类矿产资源。而民主、人权等理念则在这一进程中不受重视,中国认为"致富权就是最大的人权"。

"对于习近平以及非洲国家的统治者而言,这是双赢的局面。近十年来,非洲的年均增长率至少达到了6%,2020年全球GDP增长最快的20个国家中,有7个位于非洲:几内亚、埃及、科特迪瓦、尼日尔、坦桑尼亚、加纳、埃塞俄比亚。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高层办公楼的数量比德国金融中心法兰克福还要更多。"

"20年前,非洲还身陷落后的泥潭,而现在,非洲各国将建立59个经济特区。这也是四十多年前中国经济开始起飞时所采用的模式。当时,中国的那些工业园区被称作'西方世界的生产线',中国职工赚着低廉的工资,缝制衣物,或是生产上游初级产品。现在,中国想把这一低工资领域转移去非洲的经济特区。仅在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的经济特区,就会新增2.2万个就业岗位。"

"德国和欧洲是否已经错过了非洲特快列车?未必。但是欧洲必须重新明确,与非洲全面伙伴关系的利益究竟在哪,然后还要拿出大量的资金。"

作者最后强调,非洲和欧洲比邻而居,和美国、中国则相隔万里。因此欧洲必须加大对非洲的投入,并且确保非洲在这一投资中也能真正受益。

杜塞尔多夫出版的德国《商报》以"维护开放的全球贸易,机遇在中国手中"为题,刊发了由瑞典贸易与投资委员会首席宏观经济师Lena Sellgren撰写的客席评论。文章呼吁,在疫情导致全球各国倾向保护主义的当下,中国应当主动向外国企业进一步开放市场。

作者注意到,美国正在努力让工业产能回流本国,中国也在努力强化"经济内循环",欧洲同样在强调"开放性的战略自主"。文章指出,产业链本地化固然能够提高可靠性,"但是新冠疫情以及不断增强的贸易保护主义不仅仅造成了产业链的本地化,还加速了贸易本地化、区域化。……不久的将来,'本地化生产'就会不再是企业根据市场形势做出的决策,而是一家企业在国际市场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如何才能改变这一令人沮丧的趋势?中国应该开个好头,主动向外资并购开放市场。这样的举措将为国际贸易提供一个全新的舞台,也许还能显著缓解地缘政治紧张态势。届时,西方市场与中国市场的互动将突然成为现实,欧美针对中资企业的投资审核措施也将不再那么必要。"

"2020年1月生效的《外商投资法》本来已经让中国向正确的方向迈进了一步。但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动摇了外国投资额。等到全球并购市场再次升温时,我们一定会看到局面是否有所改变。"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1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