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国“青少年科研奖”40年

2005年12月13日

今年12月是德国“青少年科研奖”创办40周年。这一奖项鼓舞了众多德国青少年从事科研活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国顶尖科技人才。

https://p.dw.com/p/7cIi
对科研感兴趣,就不会浪迹街头了图像来源: dpa - Bildarchiv

1965年创办的德国“青少年科研奖”可以说是仿效美国的产品。当时,德国“明星周刊”的出版人亨利.南恩从美国归来后,对美国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大加赞赏,认为德国也需要这样的东西。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德国1965年起有了一年一度的“青少年科研奖”竞赛活动。该奖的宗旨是鼓励青少年参与科研活动,并为德国科技界和经济界发掘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该活动的口号是“我们寻找明天的研究者”。该奖项的现任负责人乌塔.克劳特克莱默-瓦格纳女士对德国之声记者说,该奖不是去发现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但是也许这只是个时间问题。她说,诺贝尔奖得主的平均年龄为60岁左右,而参加“青少年科研奖”的年龄段是16到21岁,这就是说,在该奖项走过了40年后,头几期的获奖者从年龄上看已经到了收获诺贝尔奖的年龄。不过,克劳特克莱默-瓦格纳女士强调说,该奖的目的不是培养诺贝尔奖得主,也不提供丰厚的奖金,获奖者的最大收获是在很小的年龄就通过参加竞赛建立了网络和人际关系。例如,竞赛活动中的优秀者可以有机会到德国著名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或者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实习,为以后进入科研机构打下基础;有的获奖者在将来求职时,也会以一纸获奖证书而获得人事部的青睐。

“青少年科研奖”还鼓励德国的中小学在中小学生中推广这一活动。科隆的赫尔特文理中学就是一个这方面的“先进样板”。该校在教学中采取各种办法激发学生开发自己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多出点子,老师帮助学生把这些点子变成可行的研究或实验项目。遗憾的是,德国目前像赫尔特文理中学这样的学校并不多,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为什么德国在所谓的中小学教学水平PISA测验中处于下游。

“青少年科研奖”一直得到德国经济界的大力支持,它的大部分奖金和经费都是由一些企业赞助,很多赞助企业长期以来一直热心支持这一竞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