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国花季少年的来钱与花钱之道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8月2日

在经济不景气的年头,德国人总是省着花钱,购物潮退落。当前,零售业把视线转向了15-16岁的少年一代。德国少年在这个困难时期反而腰包更鼓了,他们自然也舍得花钱。

https://p.dw.com/p/3wOY
管窥今日青少年图像来源: AP

据德国经济研究所最新调查报告,德国少年的购买能力达到了空前的规模-75亿欧元的总量。少年们比几年前更有钱了。据“孩子消费分析”报告,6岁到19岁的少年儿童平均每月得到近75欧元,比两年前增加了四分之一。

这个变化主要不是来自零用钱。德国孩子的零用钱几年来基本保持了稳定。15岁的女孩子莉加达和哈娜对零用钱的数额是这样说的:“20到25欧元。”“夏天大概25或者30吧。”

假如家长们德国消费者中心去咨询该给孩子多少零用钱,得到的答复同样是25至30欧元。但14岁的女孩塔玛拉得到的就不止这个数:“45到50欧元。我每个礼拜拿到7.5欧元,一个月大概就是45欧元。”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不满足于向家长伸手。他们宁可自己打点工,赚点钱。比勒费尔德的社会学家朗格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课余打工。今天已有50%以上的学生有一份课余工作。”

16岁或更大一些,已经可以在商场里整理毛衣线衫,或者在收银台那儿为顾客收货打包。年龄更小的人也有许多挣钱的机会。小女孩莉加达说:“我溜一条狗,浇花。”小男孩黑宁说:“洗汽车,一个月最多一次。”小女孩塔玛拉:“送报纸。”

莉加达带孩子一个月大约可以赚40欧元。哈娜经常牵着狗去散步,甚至一个月可以赚50欧元。这几个15岁的孩子怎么花这些钱呢?两个女孩子说:“买衣服......化妆品......”“买CD......”“吃......”

“好看”是当今的时尚,几乎90%的少年人把这一点放在首位。所以,服装不可动摇地占据着少年花钱目标的首位。至于青年年买一条新的牛仔裤时家长要在场,似乎已经是过时的观念了。

社会学家朗格说:“我在十五、六岁的人这里看到的是,他们越来越多地自己去买他们的东西。很少希望家长陪同-当然在付钱是还是需要的。”

服装生产者们早已注意到了年轻顾客们的购买力在不断的增长中,他们也在尝试着让广告更加针对这个顾客群。但朗格认为,少年顾客们几乎不受广告的影响:

“自我价值感弱的群体大约占10-15%。这个群体是广告的接受体。他们更多地寻找名牌和流行。而其他所有的人都完全是理智行事,也就是75-85%的少年人,他们理智地购物。也就是说,他们选择能满足他们自己需要的商品,在价格上,他们则随时注意到自己的钱够用。”

除了服装,越来越多的钱用于打电话:现在,5个少年儿童里有4个人有手机。朗格说:“现在手机已经不再是身份地位象征,而是大众通讯工具了。”

当前的经济不景气同样影响着青少年:课余工作岗位少了。15岁的皮阿说:“我正在争取一个工作。但也许得不到。经济一塌糊涂。”16岁的黑宁说:“我现在问了许多许多分店,小店......要不就是16岁以上才行,就是已经雇了人了。”

(克劳斯.达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