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全民恐惧信息遭窃

2013年7月5日

近来曝光的大规模政府监听事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舆论旋风,来自德国的批评声音尤其响亮。这是否和德国盖世太保、斯塔西的那段历史有关?

https://p.dw.com/p/192cP
Eine Überwachungskamera der Firma Grundig hängt im Hauptbahnhof in Hamburg und fillmt Reisende auf einer Treppe am 03.08.2012. Foto: Wolfram Steinberg pixel
Videoüberwachung auf deutschen Bahnhöfen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Wolfram Steinberg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人对监视窃听的恐惧由来已久。众所周知,即使在两德统一、民主德国解体之后,德国情报部门仍然展开过大量的监听活动,但人们一直以为,监听只集中在几个可疑人物身上。而最近的一系列监听丑闻证明,这实际上涉及到每个人--这在德国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毕竟私人信息在德国享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2010年谷歌在德国街头为"谷歌地图"进行街景摄像时,招致骂声一片,一些德国人甚至上前试图阻止拍摄。此后街景拍摄虽然如期完成,但谷歌不得不做出声明,所有住户都有权要求在谷歌地图上给住所打上马赛克。当时作家伊林菲尔德(Jens Ihlenfeld )就在他的个人科技博客"Golem.de" 上质疑此事:"虽然人们对谷歌破口大骂,但仍允许摄像机对自己的住所进行拍摄或者刊登类似照片;名人们虽然希望得到公众关注,却也担心自己的隐私遭到侵犯;而德国的部长们则公开声明,要给住所打上马赛克。"

为了避免住所在网络上被公开,德国很多家庭都给房子在谷歌街景地图上打了马赛克。因此谷歌街景地图德国版看起来有点模糊,而伦敦或者巴黎版的地图要清晰得多。

对于个人信息的谨慎

verpixelte Häuser
德国的谷歌街景地图图像来源: google

尽管网络社交媒体脸书(Facebook)尽人皆知,但"仅"有35%的德国人使用它,脸书在很多国家的用户比例要高得多。德国大部分脸书用户都非常注重账户的"个人隐私设置",认为无论是脸书还是谷歌都应该遵守德国的数据保护规定。

早在1998年,美国科技杂志《连线》(Wired)就曾探讨过这个问题。该杂志当时表示,德国大量的数据保护需求源于"德国人的网络恐惧症"--对于新生、未知事物的不信任。而对于很多德国人,互联网确实一直是个未知领域。相比较其他国家的网民,德国人要谨慎得多。

给数据加密

专业从事网络安全报道的记者施罗德(Burkhard Schröder)认为上述情况不足为奇,他表示每遇到新生事物时,德国人习惯于先考虑风险,而非机遇,"德国人总是瞻前顾后,考虑得太多"。然而与此同时,每天无数包含机密信息的邮件在未加密的情况下被发送,就连记者联系线人时,通讯也往往没有加密。施罗德表示,互联网上所有浏览器都提供加密设置,"加密技术早在1992年就有了"。

"我们必须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很多信息是不能被公开的",施罗德再次强调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表示对于大多数德国人根本懒于采取信息保护措施难以理解。

德国联邦政府数据保护专员沙尔(Peter Schaar)也强调要给重要信息加密。他不认为,加密信息显得可疑反而招致关注。"加密不会造成这样的影响,这就像给房间拉上窗帘",沙尔本周三在自己的推特上写道。

其他国家的不信任感要小得多

很多人认为,德国人的不信任感有其历史原因。作家雷默(Malte Lehmer )在《每日镜报》的一篇文章中描写了各国人对监听事件的不同反应。他表示,德国人的剧烈反应是盖世太保(纳粹秘密警察)和斯塔西(东德秘密警察)时期的历史遗产,与强权的情报部门做斗争是德国历史的一部分。

网络专家施罗德也同意集体性记忆的这种解释,第三帝国和民主德国时期的间谍监听往事给人们的内心留下了阴影。他表示,"英国人虽然知道自己被监听了,但他们本来就不信任政府类似的所作所为",所以不像德国人反应如此剧烈。

目前住在德国、从事跨大西洋关系研究的美国政治专家丹尼森(Andrew Denison)接受了德国之声的采访。当被问及目前人们对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窃听反应是否非常"德国"时,他几乎笑出了声:"真正表现出歇斯底里的都是政客和媒体。这是一个虚伪的愤怒。"他认为真正的德国人并不像某些政客表现地那么惊讶。他说,"我和很多人聊过此事,他们都预料到了监听,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Andrew B. Denison, amerikanischer Publizist und Politologe, Direktor von Transatlantic Networks, aufgenommen am 20.06.2013 während der ZDF-Talksendung "Maybrit Illner" zum Thema: "Obamas Lauschangriff - totale Kontrolle statt Freiheit?" im ZDF-Hauptstadtstudio im Berliner Zollernhof Unter den Linden. Foto: Karlheinz Schindler
美国政治专家丹尼森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 /ZB

作者:Silke Wünsch 编译:万方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