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充当新世界警察?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17.11.2019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德国充当新世界警察?

德国防长克兰普-卡伦鲍尔希望联邦国防军更积极投入国际事务,并要提高军队在国内的声望。她的提议获得不少支持,但也引发反对声浪。

Nordirak l Verteidigungsministerin 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 (CDU) will die Bundeswehr im Ausland stärken

德国女国防部长克兰普-卡伦鲍尔

(德国之声中文网)"我发誓效忠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勇敢捍卫德国人民的权利与自由。"本周二,上千名刚入伍的德国新兵在柏林国会大厦前及全国各地庄严地做出宣示。

德国防长克兰普-卡伦鲍尔(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希望能通过大规模公开宣誓敞开政治大门。联盟党及执政伙伴社民党皆表示支持,甚至连绿党籍的巴登-符滕堡州长克雷齐曼(Winfried Kretschmann)基本上也没有异议,而该党长期以来一直与军方关系疏远。福音教会军方主教林克(Sigurd Rink)也支持克兰普-卡伦鲍尔的提议,认为这是对"联邦国防军去禁忌化"作出贡献。在联邦议会中唯有左翼党表示反对。

提高联邦国防军可见度

克兰普-卡伦鲍尔将工作重点放在令联邦国防军获得肯定并提高其可见度。她表示,国防军应该"在我们的社会、城市和社区的中心受到肯定和瞩目"。

对于一个其军队曾在80年前参与二战的国家而言,军队的公开宣誓实属罕见。1980年社民党籍的国防部长汉斯·阿佩尔(Hans Apel)首次将军队宣誓大典移师不来梅威悉体育场而非在军营内部,就引起强烈抗议并导致数百人受伤。

Andernach Gründung Bundeswehr Theodor Blank Soldaten Vereidigung

由于历史原因,德国联邦国防军在初始时期曾受到质疑

时至今日,不仅是公众宣誓,连联邦国防军的海外行动也几乎不会再受到质疑。而克兰普-卡伦鲍尔还有更进一步的计划。据她在数周前发表演说时所言,她视德国为未来的"建构力量",在军事上也是如此。

克兰普-卡伦鲍尔计划建立一个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协调外交、军事、经济、贸易、内政安全和发展合作的资源。她要求议会更迅速地对行动做出决定,并呼吁在紧急情况下必须与盟国一同充分利用"全部军事资源"。

她的提议获得来自军事和安全政策一方的大力支持。 前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库亚特(Harald Kujat)认为克兰普-卡伦鲍尔的计划是德国迈出的重要第一步。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伊申格尔(Wolfgang Ischinger)也特别对设立安全委员会表达认可。

境外使命过多?

但德国政界也存在反对声音。联邦议院国防军事务专员巴特尔斯(Hans-Peter Bartels)认为,联邦国防军的负担已经过重。目前有逾3000名德国士兵被派驻海外,包括阿富汗、马里、尼日尔、巴尔干、地中海、印度洋、约旦及伊拉克。此外在欧洲还必须执行繁重的北约使命。巴特尔斯认为:"军队已经疲于奔命。"

在外交上,克兰普-卡伦鲍尔也面临着难题。她无意让德国孤身行动,而是与盟国一同执行军事任务。但有哪些潜在的合作对象?德国的首选通常是北约。

然而,法国总统马克龙不久前才刚因美国的态度形容北约已经"脑死亡",他呼吁欧洲建立更强力的安全合作。德国总理默克尔罕见以不客气的语气反驳了亲密盟友法国。她表示:"北约是我们防务的中心支柱。"

Schweiz Vereinte Nationen- Westsahara | Horst Köhler

德国前总统克勒曾因一句被认为不当的表态而主动辞职

前总统的黯然下台

在过去十年间,德国内政上对国防军的定位及其任务的看法有明显改变。德国前总统霍斯特·克勒(Horst Köhler)的辞职便是一例。他在一次采访中对联邦国防部角色的言论是导致他主动下台的关键。

克勒当时表示,"像我们这样的规模并且出口导向型的国家……为保障我们的利益,例如确保贸易通道畅通,在紧急情况下军事行动是必要的"。他的这段言论招致大量抨击,被批为"炮舰政策",批评者称,《基本法》也不允许经济战争。

克勒当年的言论与如今克兰普-卡伦鲍尔的论点其实相去不远,但却没有人因此要求这名国防部长下台。外界批评的侧重点主要是国防军超负荷,少有人对德国军队被规划的新角色表示反对。除了少数反对声外,德国将更积极在军事上投身各种事务,几乎已毫无争议。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