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之在德国接受凯利人权奖典礼上的讲话 | 在线报导 | DW | 06.12.2008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在线报导

张思之在德国接受凯利人权奖典礼上的讲话

12月2日,中国著名律师张思之先生接受了德国海恩里希-伯尔基金会颁发的2008年度佩特拉-凯利人权奖。以下是张思之先生在颁奖典礼上发表的讲话全文。

  今夜,这里胜友高朋齐集,溶溶春光流溢。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凝聚这样的氛围,安排如此隆重的颁奖仪式,躬逢其盛,不胜荣幸!

  初踏为人类文明贡献大师群体的德意志沃土,仰望灿烂群星,心潮澎湃。

  我为答谢而来,更为学习而来。德国法学家,尤其是法哲学家的辉煌学术成就对我是莫大引力。德国人民战后重建的精神风貌和进取品格,以及我的德国同行在国家法制建设中的作用,实在值得了解借鉴,因此我又是为增进了解加深理解而来。

  我从东方来,走了长长的路。

  我赞同伯尔基金会关于人权、生态、非暴力的理念。

  我向往自由。生命如缺失自由,或竟丧失人权,也就降低了或者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马丁-路德-金要把不义的荒漠"改变为自由和正义的青青绿洲"的壮丽梦想发人深思;荒漠变绿洲之喻,尤耐寻味。

  我尊重"人类的公平不是建立在暴力基础之上"的甘地式和平主义,我不赞成手握重权者滥施暴力镇压弱民。

  这些理念的结合昭示着、营造着一种合理的社会秩序。健全的社会秩序有赖于民主、法治的维护,意味着理性、协调、平衡和安宁,它的实现会改善当今世界亿万社会底层大众的生存状况,进而在自由、自尊、富裕、友爱的基础上构筑起美好精神家园,告别专横、破坏、盘剥与恐怖:多么令人神往!

  不必讳言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背景与传统存有差异。这证明需要促进理解。互相理解不仅要有时代精神,而且应有宽广胸怀,否则达不到互补互济、形成合力、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文化虽分领域会失国界。不同优秀文化的交叉与融合,能把人类社会生活秩序最终统纳于"真善美"的境界,造福寰宇。伯尔基金会作为社会团体,为此架桥四海,起着开通道路的作用,公约当代。我们期待"律师桥"的建成,把匆匆过客演化成莘莘学子,促法治文明秩序的伟光映照,其受益者当不止东方!

  这是我的另一个梦想。让我回到现实中来。

  在我的祖国,美好崇高理念的实现,因自由、民主、法治以及环保状况的尚待进一步改善而受着阻碍。伯尔说的好:自由要靠争取得来。天赋人权,不争不得,这就给律师广阔的执业空间,人们期待更多更大的改善。要害在"争", 即"维"。问题是中国律师因发展过速而先天不足而参差不齐,执业环境又不尽如人意,外在的关注与支持实当倚重不宜排斥;但是归根究底,改变源于内部,始于自我,要靠自身努力争取。艰难的环境恰是对能力、修养、意志和风骨的磨砺和锤炼。一批青年才俊作为中坚正在成长,趋向成熟。这是我们的希望所在。14万中国律师,会以其主流的凛然形象,用可信业绩反映法律的公正与权威,体现法律的魅力,无愧地昭告世人:律师作为天然的人权主义者是民主与法治的坚实支柱,是促其实现的无可替代的力量。

  今年,伯尔基金会将佩特拉-凯利2008年度奖章授予遥远东方的中国律师,这是对律师群体的激励!至于我个人,因缺乏贡献而深感愧疚。可堪告慰的是:跻身于这个寄寓着至善至诚愿望的盛境,另有感悟。今日盛典将是我执业历程中的一次特异的"热身"。我将以丘吉尔战时誓言为典范,"风险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支撑薄力,奋勇前行。我不敢低估前路的障碍阻力,但即使艰险环生,也决不因此而萌发绝望。绝望与希望之间有时也只是一步之遥;智慧、胆识、坚毅、合众,有助于达到目标。展望前程,无由悲观。关键在于恒守信念,学习不辍。我誓以夕阳西垂之躯,迎晶莹晨露,辉映人间明媚春绿。

  谨以赤诚之心感激给予我的荣耀。请允许我与诸位―――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执手紧握。

  "远远的,东方,太阳正在升起。"

  谢谢大家!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