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弃核道路上的孤独标兵

2014年8月2日

德国之声专栏作者泽林认为,与一些地方扩建核电如火如荼的势头相比,做出了弃核决定的德国看起来有些形影相吊的孤单。当前引领扩建核能潮流的却是中国。

https://p.dw.com/p/1Cnvp
Chinesischer Reaktor-Neubau erhält Kuppel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国之声中文网)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遭遇地震和海啸侵袭,造成数千人死亡,这场灾难也暂停了日本的核能产业。福岛的核电厂反应堆发生了堆芯熔毁,这是自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出现的最严重的核灾难。震惊过后,日本政府自然把核能划到极不安全的行列,叫停了众多核电反应堆项目。

转眼间,三年半的时间已过去,事实清楚的摆在眼前:就连发生重大核灾难的日本,核能死而不僵,甚至有重新复活的迹象:尽管日本人仍心有余悸,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东京已经不再愿意接受弃核后上升的能源价格。

重启核电站

基于这个原因,日本政府做出了近期内将重新启动核电站的决定。川内核电站将在最近几周内恢复运作,这将是福岛核事故后日本首家重新投入使用的核电站。今后,其他的核设施也将陆续启动。放眼全球,巴西、印度、中国和俄罗斯都扩大了核电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国家甚至摩拳擦掌,计划要跨入核能行列,这些"新人"中包括土耳其、孟加拉、埃及、约旦、尼日利亚和越南,就连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白俄罗斯和芬兰也已开始了核电站的建设。而德国的一些近邻,在能源供应领域也有着自己的主张,比如法国、英国和波兰,他们都继续依赖核电。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消息,目前正在建设的核电站共有72个。

德国的坚决

Frank Sieren Kolumnist Handelsblatt Bestseller Autor China
德国之声专栏作者泽林(Frank Sieren)图像来源: Frank Sieren

相形之下,做出了裁核计划的德国看起来有些形影相吊的孤单。在福岛核灾难发生之后,德国的震惊程度与日本相差无几,德国政府做出了全面撤出核能的裁决。虽然当时德国人深知,他们暂时会是欧洲范围内唯一做出这个决定的国家。不过柏林方面有着一个充分的论据:总得有人开头,成为全球的典范。毕竟,德国的一些理念、技术和足球都深受各国民众的喜爱。

不过德国的游说工作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到什么收获。在核能上,目前的潮流引领者好像是与裁核主张背道而驰的中国。北京计划,至2020年要将核电站的数量从目前的15座增加至71个。到2040年,核电产能将会从现在的1300万千瓦升至1.6亿千瓦。这是什么样的概念呢,举例说明:美国目前的核电产能约为1.01亿千瓦。如果中国能够按照计划进行,这意味着,中国或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核电国家。这个计划背后的解释显而易见: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的中国,沿着整个东海岸以及在高度工业化的南方地区都存在着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

虽然北京政府已经投入资金发展再生能源,在扩建风能以及建设太阳能发电厂上中国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13亿人口的能源需求十分巨大:经济继续增长,新的城市和工业也需要更多的电能。迄今为止,中国的电能来源主要依靠会造成空气污染的煤炭

两害相权取其轻

中国一年消耗掉的煤炭相当于全球其他国家煤炭消耗量加在一起的总和。可以说,目前的状况极不乐观。某种程度上,中国政府现在只能在鼠疫和霍乱之间做出选择。北京必须要在迫在眉睫的煤炭风险和潜在的核能风险中抉择其一。权衡之下,北京现在宁愿接受核电。中国人的想法是:如果他们不想在某天窒息在浓浓的雾霾之中,现在看起来,除了核电之外别无他选。

在中国建设核电站的道路上并没有西门子和其他一些德国供应商的身影,因为这些公司必须要遵循德国的裁核决定。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工程师制造的反应堆被公认为是安全性最好的反应堆。

弗朗克·泽林(Frank Sieren)是德国之声的专栏作者,已经在北京生活了20年。

编译:文木

责编: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