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期间德国在北京“安家” | 在线报导 | DW | 22.08.2008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在线报导

奥运期间德国在北京“安家”

奥运会是四年一度的体育盛事,也是各个国家展示自己的一个舞台,德国自然也不例外。除了直接参与赛事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之外,媒体记者,赞助商以及旅游者也会纷纷汇集到主办城市。如何为这些德国人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成为了德国奥组委的一个任务,1988年以来,德国奥组委下设的德国体育市场公司就开始推出了一个名为“德国之家”的概念,本次北京奥运会的“德国之家”就设立在凯宾斯基酒店里。德国之声特派记者石涛最近走访了那里。

德国之家

德国之家

一进入北京凯宾斯基酒店,就能看见大堂中间一排带有“德国之家”标识的柜台。这里是注册点,任何希望进入“德国之家”的人必须通过身份认证,甚至还要拍照按指纹。德国之家媒体部主管迈尔先生告诉我,这些登记措施虽然看上去有些繁琐,但一方面能够保障安全,另一方面,这些安保注册系统本身就是一家赞助商的产品,通过实际应用也许能够为他们吸引更多的客户。

不到五分钟,一张带有彩色照片的注册卡就完成了。依靠这张注册卡内的芯片以及本人的指纹认证,就能够进入分布于酒店一楼和二楼的“德国之家”。一进入主服务区,人们首先看到的众多的赞助商名称,其中包括奥运会主赞助商,同时也包括仅对“德国之家”提供赞助的厂商,比如这里的互联网服务就有德国电信公司提供,而所有的家具是维特拉公司从德国直接运来的,设计风格简约实用。

Deutsches Haus in Peking (Olympia 2008)

在大厅的一角,记者发现了一把与众不同的椅子,这把金光闪闪的椅子不但颜色特别,上面还有不少签名。德国之家媒体部负责人迈尔向我介绍说,这是家具赞助商的一个创意:“所有来到德国之家的奥运贵宾,包括著名运动员都将在这把椅子上签名。奥运会结束之后,这把椅子会公开拍卖,而部分所得款项将捐赠给德国体育基金,用以支持体育事业。”

在德国之家服务区的吧台上,有几名年轻的德国工作人员正在谈笑风生,其中的一位特别让人感觉眼熟的小伙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他叫格利特-海德曼,而他的姐姐就是前不久刚刚为德国赢得一枚击剑金牌的布利塔-海德曼。很多人都知道,这位金牌女剑客不但剑术超群,长得漂亮,而且能说一口非常不错的中文。那么他的弟弟是不是也能说上几句呢?小伙子说:“在这里工作我感觉很好,因为可以认识不少运动员,还可以支持我姐姐,我的同事也都很好,所以我很开心跟他们一起工作。”

格利特-海德曼自己也是一名击剑手,和姐姐同样效力于德国勒沃库森击剑俱乐部,他学习中文也已经有三年之多。在德国之家,格利特并不是唯一一名能说中文的工作人员。这次德国体育市场公司一共从德国聘请了39名工作人员前来中国工作,其中不少人都能说中文,媒体部负责人迈尔表示,这样安排是有所考虑的:“因为我们德国之家还提供由奥运赞助商奔驰公司支持的交通服务,特别是负责运动员从奥运村到德国之家的接送工作。为了让一切能够顺利运行,我们配备了中国司机加上能说中文和英文的德国陪同人员,这样就能让客人非常方便的抵达目的地。”

德国之家的二楼主要是媒体区域,这里有德国奥委会的新闻发布室,每天北京时间中午11点,德国代表团都会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情况。此外,德国电视一台和二台在这里也拥有自己的转播间,制作大量的奥运相关节目,德国著名篮球运动员,开幕式的旗手诺维斯基就曾经在这里接受过采访。

除了服务区,媒体区之外,德国之家还拥有运动员专用的休息室以及赞助商推广区域,另外旅游公司可以为游客提供机票预定,住宿推荐等相关服务,德国储蓄银行在这里还特别安置了一台提款机。可以这么说,总面积2000平方米的德国之家的目标就是给光临这里的一万多名德国访客真正带来“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