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太阳系发现了第10颗行星?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3月16日

就象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告诉孩子们的一样,全世界都知道,我们的太阳系有9颗行星。现在科学家却说可能发现了另一个象行星的天体,也许,它将使我们的地球增加一个新的近亲。

https://p.dw.com/p/4nnw
塞德娜的面目图像来源: AP

这本身已经足以构成1930年发现冥王星以来太阳系里最令人震惊的发现了:美国宇航局于昨天(2004年3月15日)宣布,美国天文学家在距离我们的地球130亿公里远处发现了一个类似行星的天体,体积约相当于月球的一半。有些专家已把它称为太阳系的“第10颗行星”。美国天文学家们把它命名为“塞德娜”(Sedna),塞德娜是美洲北部原始居民因努特人传说里的海洋女神,如果按现在各行星的中文译法,或许可以译成“海女星”?因为“海王星”已经存在。

这颗“新”行星比冥王星小,直径不到1700公里,离开地球的距离比冥王星远3倍。因此,它是我们太阳系最远的天体。这颗行星的发现者之一、加利福尼亚技术所的迈克.布劳恩说,这个天体一半是红色的石头,一半是冰。他还认为,太阳系里还可能发现更多的这类天体。塞德娜的发现支持了这个理论:太阳是由石头们汇集而成的。

过去几年里,天文学家们已经在太阳系边缘发现了两个类似的物体,一个直径为1700公里,被命名为“2004DW”,另一个直径为1250公里,被命名为Quaoar。现在发现的“塞德娜”的科学官名是2003VB16,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帕洛玛山天文站于2003年11月发现的,此后,用空间望远镜Spitzer进行了研究。

发现塞德娜之后,关于行星性质的辩论在科学界再次爆发了。科学家们一致同意的是:行星是自己不发光的天体,按凯普勒定律椭圆型地绕着太阳转。人们公认的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这八大。而冥王星则在它被发现74年后仍有争议,一些天文学家仍然不承认它是一颗行星,因为它太小,只有地球体积的0.3%。

发现者布劳恩认为塞德娜不是行星。但科学上并没有对行星的准确定义。柏林的德国航空航天中心行星专家库尔特说:“这是一个定义上的问题,而不是科学上的问题。”行星和所谓库伯带小行星之间的界限是流动的。

所谓库伯带,距离太阳45至75亿公里,估计含有7万颗直径大于100公里的天体,这些天体中国人称为小行星。这个库伯带是许多慧星的发源地。

(m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