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在德华人系列(13):中文报人

德国之声 邱璧辉2005年6月29日

“德国哲学家哈伯马斯曾经说过,要创造一个社会空间。我们这里的华人在政治上比较冷漠,彼此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做什么,华商报愿意提供一个言论自由的空间。让有言论想发表的人,可以在华商报上抒发他的看法。

https://p.dw.com/p/6qp2
报人修先生在报社门前图像来源: DW

“只要是有意思的,讲道理的,都可以发表。比如最近我们报道了连战、宋楚瑜到中国大陆访问的消息,新纳粹和老纳粹的问题,德国经济政治改革的工程,两岸关系,中国新领导人上台后的胡温新政等等,我们这些报道的立场不一定和中国的看法一样,我们站在一个比较超然的立场,有自己的意见。”

秉持着这样的信念,修海涛在1997年开办了华商报。这份报纸至今是德国第一大华文报,影响力最大,发行量最大,篇幅也最大。华商报是以半月刊的方式出版,每期56页,每次出版2 万份,读者可以在150个以上的发行点,如中国食品店,餐馆,旅行社,中文学校,免费索取,或在火车站,机场,大城市的书店内购买。

华商报报道的主轴是:华人在德国社会中发生的事情,中国和德国之间的交流,德国和港中台的关系,德国主流社会内发生的事情。

修海涛原为中共中央党校的讲师,1986年到德国进修。1989年发生天安门事件后他便和其他约3000多名当时滞留德国的中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一起留在德国,这期间这些人几乎都得到德国的长期居留权,而且有很大一部分的人包括修海涛在内获得了德国国籍。

修海涛把自己在德国将近20年的人生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术时代”,他在德国的一所大学内作了4年的研究,研究的课题是中国大陆在现代化转型中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他写了本名为“新权威主义”的专书。第二个阶段是从事所谓的“社会活动”,他参加了许多运动,主要的目的在促进中国的民主化。第三个阶段他自称是“商业活动”,其实就是他办报的阶段。

修海涛说,他之所以办报,是因为注意到:华人当时在德国已有10万多人,却没有一份被华人认同的商业性报纸,当时许多报纸都是社团办的,或是有台湾背景或是大陆背景,是由侨团办的。他感觉到华人需要有一份报纸来传递信息,互相沟通。

而且当时在德国发生了所谓的“狗肉事件”,德国的图片报报道德国的中国餐馆贩卖狗肉,这则报道其实是荒谬而且错误的,但是却引起德国人普遍的不满,也使得中国餐馆的生意一落千丈。因此修海涛便和一些朋友共同向图片报抗议并要求道歉,更正。

Chinesen in Deutschland Zeitungsverleger
他曾经是中共中央党校老师图像来源: DW

经历过这个事件,他更加感觉到华人需要一份报纸来维护华人整体的形象,它可以跨越党派,地域,来沟通在这里的华人和他们家乡的华人,中国人和德国人,华人和德国主流社会。

办报生涯中,修海涛深刻地体会了前人的说法:“如果你要一个人破产,就劝他办份报纸。”。他这一路上遇到的困难很多,首先当然是经费问题。修海涛的报纸是不收费的,经费只好全来自广告收入。争取广告量变成了重要任务,这也是为什么修海涛自称他的出版事业为“商业活动”。

修海涛所面临的困难当然还包括来自不同领域的人给华商报的不同评价,但他坚守“事件为导向”的媒体原则,也对稿件质量严加控制。他希望他的报纸提供快速、正确、客观的新闻报道和信息,而且有绝对的“实用性”,使得人人愿意而且非看他的报纸不可。

作为学者和文化人,修海涛对两岸的政治发展有自己的见解,他希望两岸可以化解敌意,增加交流。他希望中国未来民主,自由,富强和统一。但是作为一个媒体人,他强调他个人的立场不需要成为报纸的主流思想,他办报没有既定立场,主要是想提供一个自由客观公正的论述空间。

修海涛的华商报要在德国生存,除了得克服上述困难之外,还得面临网路上信息流窜的挑战。德国政府对外国报纸在德国发行的态度如何呢?他提到:这份报纸没有受到任何官方的限制。 他肯定,德国确实是一个新闻自由的国家。华商报实际上对德国政府有非常严厉的指责,比如批判德国经济政策的失误,或是批判德国总理的言论,但是华商报的编辑群从没有得到负面的反应,当然,德国政府也没有给华商报特别的支持。但是华商报如果要采访某个政治人物或某个政府机构,需要什么资料,对方一定会提供。德国政府对待媒体的确是一视同仁。

华商报载2002年已经发行了英国版,2003年发行了法国版,未来还将陆续推出荷兰版以及东欧版。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