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历史到底该如何展现?——“希特勒地堡的最后十二天”首映引发争议

本文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9月23日

历史新片“希特勒地堡的最后十二天” 9月16日在德国首映。这部电影一经公映就引起了争议,由于影片里的希特勒形象与以往大相径庭,很多人提出疑问,这样的表现手法行得通吗?

https://p.dw.com/p/5aB1
爱娃、希特勒和施佩尔在一起(剧照)图像来源: 2004 Constantin Film, München

希特勒给德国带来了一段噩梦般的历史,他在以往的各种作品里总是以恶魔的形象出现。但在新片“希特勒最后的十二天”中,导演希尔施比格却大胆地塑造了一个人性化的希特勒,一个有时甚至待人友善的希特勒。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在自杀前几个小时,希特勒和他的女厨师以及两个女秘书围坐在一起吃意大利面。四人显然都没什么胃口,他们谁也不开口说话,周围的安静令人极不舒服。当希特勒吃完以后,他仔细地擦净嘴巴,然后非常礼貌地转向厨师,感谢她为大家做了这样一顿“美味可口”的饭菜。现在距二战结束已近六十年,至今还没有人在电影里用如此手法表现过这位纳粹独裁者。希尔施比格的创新之举使得人们议论纷纷,争论的焦点是:历史真能这样演绎吗?

支持者说:“当然可以。”电影的创作空间是无限的,在艺术领域人们可以自由运用简化,夸张甚至变形等各种手法。这种艺术加工在德国讽刺文学里也是屡见不鲜的。赞扬者说,这部电影勇敢地打破了过去的禁忌,从多角度全面塑造了希特勒。除了立体展现第三帝国元首形象,“希特勒地堡的最后十二天”中也穿插了一些社会场景:遭到战争破坏的街道,堆积成山的尸体,对未来感到迷茫的士兵……制片人艾辛格表示,此片的目的是要“贴近历史”,重现过去。不过“大屠杀”并不是这部影片的主题。

批评家则认为,艾辛格和希尔施比格这种对历史进行自由艺术加工的做法不可能受到欢迎。因为影片描述的是一名罪行累累的战争犯如何走向灭亡。这个故事并不感人,所以也不适宜用温情的手法进行处理。而且“坏人内心也有人性的一面”,这种内容早已滥俗,无需重复。另外,对观众而言,贴近一个“恶魔”绝对不是件舒服的事。尽管电影里的希特勒在很多时候仍然显得可怕,不近人情,让人憎恶。但是片中也不乏他对女秘书容格的温情流露、与爱娃深情拥吻的场景。面对这种镜头观众的反应是什么?他们无法接受。他们的潜意识自然而然地对这些画面表示抗拒。

还有人指责这部影片中的配角太过苍白和单调。军工部长施佩尔, 陆军元帅凯特尔,希特勒的情妇爱娃……这些人物的性格并没有经过多元刻画,他们只不过是用来引起情节冲突,吸引观众眼球的戏剧元素。柏林首映式结束以后,影院里的掌声显得稀稀拉拉。有观众表示,这部电影太长,太拖沓。

不过对制片人来说,这部耗资1300万欧元的电影到底是“再现历史”还是“戏说历史”其实也许并不重要,他们更关心的是影片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