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潮港-“德国造”人工新城 | 文化经纬 | DW | 07.04.2003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卢潮港-“德国造”人工新城

人类近百年的现代城市发展史上只有过三个这样的“人工城市”-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巴西的巴西利亚和印度的堪迪迦。德国汉堡市的GMP建筑事务所正在为中国人设计第四个“人工城市”-卢潮港新城。但是,这一“无中生有”的新城会仅仅是一个德国汉堡的海上幻影吗?

卢潮港人工新城的方案图

卢潮港人工新城的方案图

对于每一位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来说,恐怕再没有比设计一座全新的城市更光荣更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了。现在,德国汉堡市的格尔堪和马尔克伙伴建筑事务所(简称GMP建筑事务所)就受到了中国人委托,在上海的出海门户芦潮港建设一个集装箱深水港和全新的卫星城。这座“围海造城”的人工新城将仿照德国汉堡市的布局,以直径为2.5公里的人工湖为中心向四周环状扩散,计划容纳城市人口30万。

过去,上海有“世界冒险家的乐园”之称,如今,上海也成了世界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设计师的施展想象力和实现设计理念的天堂。2002年,上海市政规划部分邀请了45家国际建筑事务所参加了芦潮市的设计竞标,汉堡的GMP建筑设计所脱颖而出,一举中标。对于建筑师来说,这种前所未有的设计任务就象设计一个理想国、一个乌托邦,这样的机会简直如同天赐。今年68岁的GMP建筑事务所建筑师曼哈尔德.冯.戈尔堪先生说,这样的工程“超出了理性的欧洲人的想象”,这只有在今天的中国才成为可能。

GMP设计事务所对芦潮设计方案与其说是基于一个设计理念,不如说是一个诗意的比喻-太阳将一滴海水蒸发到天空,水汽积聚成云,飘过陆地和海洋,一路吸收了更多的水汽精华,最后有一颗水珠从上海市西南50公里处的天空飘然落下,在海岸水域激起一圈圈涟漪。未来芦潮市的基本结构就象是从水波中心一环环向外发散的波纹。

Perspektive von Luchao Harbour City, Meinhard von Gerkan

其实,这样的几何对称的“理想城”布局设计在古埃及、古罗马和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就有过。与这些古典设计思想不同的是,德国人设计的芦潮市中心不是市场或者是庙堂,而是一个由9.5公里海滩环绕的人工湖。湖中有两个岛屿,其中一个上面将建一座剧院,另一个上面将建一座博物馆。

最靠湖的一圈“涟漪”由住房、办公楼和小型城市广场组成,建筑将不得超过38米。第二圈“涟漪”是换状的城市公园,中间穿插有行政机构、职业学校和体育场馆。第三圈是环线街道,街道旁是居民住房。最外一圈是一组组方块形的居民小区,小区内人工湖、超市和幼儿园等。工业区和大学等将建在最后一环之外的市郊。

然而建筑毕竟不是作诗,把整个城市当成一首诗来谱写是一回事,这个城市中的人是否也感觉到是生活在诗情画意中又是一回事。用诗的浪漫来规划人们的生活也不见得就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例如,三峡大坝也被认为是实现了毛泽东的“高峡出平湖”的革命浪漫情怀,但是上千万的人却要因此而被迫迁居,长江的人文自然环境也得到了巨大的破坏。

今年68岁的GMP建筑事务所建筑师曼哈尔德.冯.戈尔堪对这一问题早有考虑。按照他的设想,未来的芦潮城市风格是“统一中有变化”,为芦潮居民提供比上海更高的生活质量,芦潮应该有更好的空气、更多的绿色、更多的儿童活动空间、更便捷的道路和更丰富的城市化生活。人类在过去的百年里建造了三个这样的人工城市,无论是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巴西的巴西利亚还是印度的堪迪迦,它们的设计原则是城市的三大主要功能-居住、工作与休闲在空间上的分离。但是事实证明,这三大人工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上的最大失败,因为城市活力不是产生于功能上的空间分离,而是来自于小空间内的功能多样性。而且,功能上的空间分离必然会导致交通堵塞,无论是工作、采购、逛街还是去办事,人们不得不在城市里奔波不停。

德国的建筑设计师们吸取了这三大城市的教训,在为芦潮进行城市设计时,把人的生活质量放在突出的位置,强调城市的人性化。按照他们的构想,未来的芦潮人无论从城市的任何居住区到达内环,步行不会超过15分钟。内环将有对开的两条有轨电车,从内环到外环也将有造价经济的公共汽车线。内环的居民楼与办公楼之间将不建公共车道,而是只有供货车才能入内的小巷。

但是,出于经济的考虑,建筑师们还是把城市在功能上进行了一定的空间分割。例如,餐馆将集中在内环,工业区及大学被排挤到环线以外。另外,内环的地皮如此宝贵,估计其价格远远超出了小型企业和手工业者的支付能力,如果安排很多社会机构在那里也违反商业与市场规律。

因此,德国的建筑师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问题,即他们希望达到的“城市个性化”是否真的能够实现。例如,城市居民晚上真的会愿意为了吃顿饭而到内环去吗?他们不是可能会更乐于在自己家门口喝上一杯吗?最关键的问题是,如果各个小区大同小异,他们还会对自己的街区特别认同吗?如此的城市规划是能促成城市的生活在公共空间里进行呢还是逼迫人们缩回到自己的个人空间呢?这样的城市结构会不会把社会分割成小得不能再小的单元呢?

戈尔堪先生很乐观,他并不担心他设计的芦潮最后变成一个功能失调的、反人性的和僵化的城市。他担心的是那些国际建筑承包商和投资人最后不能严格执行他的设计规划,有关的中国政府部门也可能因为钱的关系在工程质量监督上打折扣。对此,他的影响力将是有限的。中国有关部门虽然许诺给该建筑事务所一个居民区建筑合同,但是投资来源也将由该事务所自己去解决。

DW.COM

  • 日期 07.04.2003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3TFm
  • 日期 07.04.2003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3T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