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十八评:预言2006

2002年7月1日

2002世界杯结束了。今天德国队将凯旋归来。无论如何,德国是赢家,当然巴西更是赢家。亚洲是赢家。中国是输是赢,各有各的看法。从本届世界杯看下届,我们放胆作一番预言。

https://p.dw.com/p/2SJr
2006德国见图像来源: AP

第一集团:德国和巴西将继续霸业的争夺

巴西能够连续三届进入世界杯决赛,绝不是偶然的。虽然预赛差点出不了线,但那有很多的客观原因。罗纳尔多的新生,3R的成熟,是世界足球的一大幸事。这条锋线,如果正常发挥,将是任何国家难以抗拒的。

到2006年,巴西将更成熟。在昨天的决赛里,巴西一开始差点恢复了上届的老毛病:决赛心态病。但由于德国队总是没有那一招绝杀,巴西的心态平了下来。下一届,罗纳尔多可以继续参赛,小罗更将成为主力。只要巴西心态正常,它仍然是冠军的最有力争夺者之一。这样的巴西队,无论是阿根廷、法国还是荷兰,恐怕都很难是对手。

德国这次确实够幸运的。赛前,除了耶雷米斯,或者巴西教练斯科拉里,谁也没想到德国能走得那么远。是的,这两年德国虽然有了明显的起色,但仍然不稳定,预赛里惨败给英国,差点到不了韩国。更糟糕的是,那些德国队的中场中坚们一个个在“黎明前死去”,绍尔、戴斯勒留在了家里,巴拉克也无缘决赛。人们本来只是为2006年作准备,没想到准备的成绩竟然是亚军。足以自傲的了。

2006年,今天的德国队的干将多半仍能参赛。门神卡恩年龄大一些,但门将年龄大一些应该没有关系。其实,笔者认为布特一点都不逊于卡恩。巴拉克、戴斯勒、梅策尔德、凯尔等人将进一步成熟,新人也将继续涌现。唯一让人有点担心的是,是否能够再次出现真正优秀的前锋。克洛斯这次一开始让人兴奋了一会儿,但后来颇令人失望。但他还年轻,也许不会成为比埃尔霍夫第地。诺伊维尔非常灵活,快速,但在绝杀方面还欠缺一些。其实真正有威胁的正是中场巴拉克。但他毕竟是前卫。

但德国队就是德国队。本届世界杯,德国队一路上确实没有遭遇到那些传统的强队。但最后一场与巴西之役,其实德国也有50%的胜面。这两支队在最后一役中都显示出:他们仍然是世界顶尖之师。何况,2006年是在德国举行。从历届主场球队的成绩看,2006年德国夺冠的可能性应为第一。

足球场看来是相信宿命的。欧洲队从来没有在南美夺过冠,南美队也从来没有在欧洲夺过冠。从宿命的角度看,德国也强于巴西。

第一集团:谁将留在这个集团里

这一次,所谓的“第一集团”让人大跌眼镜。荷兰都没能去成东亚,法国小组赛一球未赢便被淘汰,阿根廷在死亡之组死去,意大利、英国纷纷下马。这里面,有的确有裁判等因素,但强队不强,踢得不好,在很多场合也确是事实。

恐怕不仅仅是踢得不好,有些被人看好的“强队”是否还真的是强队,也应该重新审核。法国,水平严重下降,是不争的事实。没有齐达内这个球队就不再是一流强队,也是不争的事实。2006年齐达内还能保持现在的状态吗?看看今日德国的埃芬博格,真让人不敢乐观。

荷兰、阿根廷、意大利、英国,这都是传统的足球大牌。这些国家不会因为一次的失利而沉沦,他们的人才层出不穷。巴蒂、巴乔之流将告老还乡,三剑客可能也不再威风,但小贝不太老,欧文正当年,在人才方面,应该说是不用旁人操心的。但是,正所谓足球是圆的。上述这些国家自然是2006八强的正选,但谁也难说会不会再出点意外,甚至一界之隔,结果连德国都来不了呢?

第一集团:是否会扩编

最佳的扩编人选还是在欧洲,首先,仍然是西班牙、葡萄牙,当然还有捷克、丹麦、瑞典、南斯拉夫等,还有土耳其。这些国家始终仍然是欧洲的二流强队。之所以说二流,不是贬意,而是从世界杯和欧洲锦标赛的成绩来看的,尤其是世界杯。丹麦拿过欧洲锦标赛冠军,捷克拿过亚军,克罗地亚拿过世界杯第三。但他们都未能进一步证实自己。

其中最有希望进入第一集团的应该是葡萄牙。2004年欧洲锦标赛在那里举行,这是最好的机会。但令人担忧的是,菲戈已经显出老态,本届世界杯表现极糟。而除了菲戈,葡萄牙还真没有什么真正强的。它的优势是2004年的主场。如果它赢得了欧洲,也有可能会进一步向世界证明自己。就象法国98年和00年那样,先赢得世界,然后通过欧洲证明自己不是完全靠的主场?

西班牙这次应该说是已经非常成功了。它在历史上很少进入前八名。本来,说实在话,西班牙这次应该能进入四强,假如不是裁判。当然,西班牙是老毛病了,总是似乎很强,但总不能走得太远。也许它也需要一次主场?本来法国也是那样,经常进入前八前四,但总与冠亚军无缘。98年的主场终于给了它机会,它也抓住了。

土耳其足球的进步真正是惊人的。本届世界杯的表现并非偶然。这几年,加拉塔萨雷在欧洲冠军杯里,虽然还不能与拜仁、皇马、曼联三巨头并论,但已与勒沃库森、巴塞罗纳、尤文图斯之流不相上下了。这就是基础表现,这证明了土耳其足球的腾飞不是偶然现象。何况,本次世界杯在亚洲举办,而土耳其是以欧洲国家身份出场的,毫无主场之利。也许它还进不了第一集团,但至少已在那边缘了。

非洲亚洲北美:还能乱它一把吗

本届世界杯的秩序被三“小洲”搅得一塌糊涂,尤其是亚洲,尤其是韩国和日本。下一届还会天下大乱吗?估计可能性很小。

非洲足球在90年便已振撼了世界,人们一直在说非洲足球已经起飞,很快将与欧洲南美并驾齐驱。但到了2002年,还是那样。表演有余,实迹不足。也许,2010年世界杯如果真能安排在非洲,非洲才会有大的突破。

北美和中美,说穿了就是美国和墨西哥。美国足球的进步是真实意义上的进步。墨西哥还是那张老面孔,很强,又不太强。美国如果继续向八强挺进,恐怕不会太令人意外。

亚洲这次,也说不清是露了脸了,还是丢了脸了。一方面,韩国一举进入四强,日本进入十六强,另一方面,沙特和中国倒数第一第二。一方面,韩国战果辉煌,一路战胜劲旅,不断挺进,另一方面,裁判的丑闻和来自全世界的非议,又那样的轰动。

后者甚至让人想起当年的场面:中国游泳界出了“五朵金花”,中国使劲欢呼,全世界却是一片不齿。当然,这两件事不能简单地相提并论。裁判的问题不是运动员的问题。至于背后有什么,没有任何证据,还是不说的好。倒是那位郑先生质疑韩德之战中的裁判问题,或者韩国媒体造谣说德国队员全体吃药,那才是真的可耻的。

应该说,韩国和日本为本次世界杯确实作了充分的准备。从场上的表现看,这两支球队确实为亚洲争了光。这两个国家的巨大进步是不容置疑的。

主场的好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阿根廷、德国等都利用主场夺过冠。主场能够让主场队升一至几个等级,也是毫无疑问的。本身等级在小组赛一级的,能至少进入十六强,甚至更远。本身等级在四强八强一带的,甚至能够夺冠,比如阿根廷首次夺冠在主场,法国首次夺冠也在主场。

问题是,接下来,你能继续证明你自己吗?阿根廷证明了自己,永远地留在了第一集团里。法国未能证明自己,但好在前面有一个欧洲级的证明,因此也还没有人逼它退出第一集团。

韩国、日本能证明自己确实属于十六强、八强甚至四强的圈子吗?很难。但并非绝不可能。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日本和韩国球员这次声名大涨,必将有更多球员进入欧洲五大联赛。这就是2006的最大资本。

中国毕竟是太嫩了一点。但进入了决赛圈,就是突破。这仍然应该肯定。韩国有四次世界杯不赢一场的纪录,也许我们对中国下一次不能期待太多。能第二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就是突破。因为这次韩国日本作为东道主不在竞争之列,而下一次中国要进决赛圈就难得多了。由于这次表现不好,中国球员进入欧洲五大联赛的可能性也大打折扣。因此,中国队的下一届不太敢看好。

新的秩序还是旧的格局

本次世界杯是最“乱”的一届。对那些“恋旧”、“追星”的人来说,感觉都没有了。但最后,仍然由旧世界来收场:巴西对德国。

最晚从1990年开始,人们已经在惊呼世界新秩序将诞生,非洲,然后将是亚洲将与欧洲南美四分天下。然而,有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失望,有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庆幸。其实,打破旧秩序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关键的是世界足球的中心点始终仍是欧洲和南美,战场主要是欧洲,而欧洲战场上的星级球员几乎一半是南美的。这就是旧秩序难以打破的主要原因。

本次秩序比以往“乱”的主要原因恐怕也在这里。欧洲这个主战场上,非洲和亚洲的球员越来越多,也导致了非洲亚洲的足球水平进一步提高或至少不至于下降。

然而,从总的趋势看,大概可以这样预言:总体格局短期内不会变,局部格局会变来变去。从最近几届看,每届应该说都有黑马,但最后的冠亚军还保证在传统势力手里。或者可以说,三名以后可以乱,但最后这道关还是能把住。2006年,由于是在欧洲进行,每一支欧洲球队都会有很多球迷到场,变客场为主场,因此,2006年可能会出现“复辟”现象,大胆预测一下:前八名可能很难有非洲和亚洲球队。

当然,天下大“乱”不是坏事,对老球迷来说只是个适应过程的问题。当然,近期内看来还不至于根本改变大局。(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