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韓局勢升溫 北韓核武恫嚇「摧毀」韓國軍隊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05.04.2022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兩韓局勢升溫 北韓核武恫嚇「摧毀」韓國軍隊

朝鮮半島局勢再升溫,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胞妹金與正週二(5日)再度怒斥韓國「先發制人」的打擊說,並警告若遭挑釁,北韓的核力量將消滅韓國的常規部隊。同時,韓美達成共識,將針對北韓在聯合國安理會推動新決議。

Nordkorea Raketen-Test

有專家認為,北韓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加大賭注,在日本上空試飛導彈或恢復核爆試驗。

(德國之聲中文網)根據美聯社報導,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胞妹、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部長金與正週二(5日)再次透過聲明,怒斥韓國軍方的「先發制人」說,並祭出核武恫嚇警告表示,北韓若遭到挑釁,其核力量將消滅韓國的常規部隊。

這是金與正在短短三天之內,兩度重話批評韓國的先發制人說。

北韓近期頻頻試射導彈,3月底更恢復試射洲際彈道導彈。韓國國防部長徐旭上週五(1日)在訪問韓國戰略導彈司令部時表示,一旦發現北韓打算向韓國發射導彈,韓國有能力對北韓進行精確打擊,先發制人說引發北韓怒火。

金與正核武恫嚇

根據北韓官媒週二發表的一份聲明,金與正稱徐旭日前的先發制人言論是 「夢幻般的白日夢」和「一個瘋子的狂熱」。金與正強調,北韓並不希望朝鮮半島再次爆發戰爭。但她警告,如果韓國選擇先發制人或其他的攻擊,北韓將以核力量進行報復,使韓國軍隊「幾近徹底摧毀和毀滅。」

 「萬一(韓國)選擇與我們進行軍事對抗,我們的核戰鬥力將不可避免地履行其職責。我們將發動可怕的攻擊,(韓國)軍隊將不得不面對其悲慘的命運,幾乎被徹底摧毀和毀滅。」金與正在週二的最新聲明中表示。

Kim Yo-jong

金與正對韓國「先發制人」說發出強硬警告。

對於金與正的強硬聲明,韓國政府沒有立即作出回應。

上個週末的另一份聲明中,金與正曾稱徐旭為「垃圾一樣的傢伙」,並警告由於他的言論,韓國可能面臨「嚴重的威脅」。南韓對此曾低調回應,敦促平壤不要進一步加劇緊張局勢,並恢復對話。

北韓恐再試射施壓

金與正的強硬聲明,是在北韓今年加速進行武器試驗的緊張局勢下所發表,其中包括北韓於今年3月24日試射洲際彈道導彈。這是自2017年以來,北韓再次試射洲際導彈。

美聯社指出,面對北韓的導彈和核威脅,首爾長期以來都堅持「先發制人」的攻擊戰略,但由文在寅政府的官員公開討論此事,「非常不尋常」。一些專家認為,北韓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加大賭注,在日本上空試飛導彈或恢復核爆試驗,以得到拜登政府的回應。

拜登政府正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與中國的競爭加劇而困擾。美聯社指,金正恩重啟核武「邊緣政策」(指透過近乎發動戰爭使對方屈服),旨在向華盛頓施壓,迫使華盛頓接受朝鮮為核武國家,並取消破壞性的制裁。

美韓同意對北韓推動新決議

根據韓聯社報導,韓國和美國的高級核特使週一(4日)表態表示,針對北韓最近一系列彈道導彈發射,雙方同意將共同在聯合國安理會推動新決議。雙方也重申譴責北韓的導彈發射,嚴重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現有決議。

什么事情 让金正恩如此兴奋?

美國的北韓問題特使金星容,以及南韓外交部的朝鮮半島和平安全事務特別代表魯圭德(Noh Kyu-duk),雙方在4日會晤時針對朝鮮半島局勢交換看法。魯圭德表示,韓美重申「共同立場,即在保持強而有力的共同防禦態勢的同時,嚴厲打擊朝鮮的挑釁是很重要的。」

金星容並稱,「我們還同意,聯合國安全部門對北韓的這些升級行動做出強有力反應,有其重要性。我期待與魯大使及其團隊,以及他們在聯合國的同事合作,以尋求新的聯合國安理會決議。」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托馬斯-格林菲爾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此前表示,美國將提出一項新的聯合國安理會決議,以加強對朝鮮的現有制裁。她在3月底時表示,「由於北韓日益危險的挑釁,美國將提出安理會第七章決議,以更新和加強制裁制度。」

韓國總統文在寅的任期將於今年5月結束,由保守派的尹錫悅出任。多數政治評論分析認為,尹錫悅於夏天就任後可能對平壤採取更強硬的態度。韓美對北韓試射導彈的制裁回應,中國態度將會如何也預料是接下來的國際焦點之一。

中國是平壤的主要盟友和經濟命脈,曾多次呼籲聯合國安理會放寬對北韓的制裁,理由是這對平民造成了經濟損失。

(美聯社、韓聯社)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