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紙運動」:社交媒體扮演何種角色?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09.12.2022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中國「白紙運動」:社交媒體扮演何種角色?

「白紙運動」遍地開花,西方社交媒體平台發揮了極其關鍵的作用。德國之聲訪問「李老師不是你老師」、參與海外示威的中國留學生與中國人權關注者,了解社交媒體如何成為「網絡廣場」,串連牆內、牆外的示威者們。

推特、Instagram、Telegram是「白紙運動」以來,廣受示威者使用的社交媒體平台。

推特、Instagram、Telegram是「白紙運動」以來,廣受示威者使用的社交媒體平台。

(德國之聲中文網)「我們第一次聚在一起,是為了烏魯木齊大火中的遇難者舉行燭光晚會。」在牛津大學與其他學生共同組織一系列示威活動的中國留學生Sid告訴德國之聲:「從11月27日到12月2日,我們每天晚上都在設計海報和起草演講稿,同時通過Instagram、Twitter和其他渠道傳播無聲抗議的消息。」

世界各地大學校園的聲援活動如雨後春筍冒出,Sid認為,社交媒體在維持這一跨國運動的勢頭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由於中國的審查制度,大多數訊息很難在國內傳播。」Sid指出,社交媒體「有助於在中國人和海外中國人之間建立密切聯繫。在『白紙運動』的高峰期,甚至可以在Instagram上看到上海和世界其他地區的抗議活動直播。」

抗议清零席卷中国各地 影片集锦一次看清

連接中國和世界

推特和Instagram成為示威者獲取有關訊息的主要平台,特別是一個名為「李老師不是你老師」的推特帳號,成為了世界了解中國抗爭活動的重要窗口。

自「白紙運動」爆發以來,該帳號接收並發布無數相關的影音投稿,如今在推特已有超過80多萬粉絲。許多記者、學者和中國觀察家都在關注這個帳號,以了解最新進展。

在被問及他的帳號為何能成為重要訊息來源時,李老師告訴德國之聲,抗議活動一開始缺乏可以客觀記錄的推特帳號,「我的帳號從中國人那裡收到這麽多內容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我客觀地記錄了抗議活動。」

「雖然很多人都在分享類似的內容,但他們是以主觀的方式分享,當中國人試圖繞過北京的『防火長城』來獲取有關白紙運動的訊息時,他們希望關注那些不帶任何個人感情、解釋發生了什麼事的帳號。」他補充道。

李老師告訴德國之聲,除了向牆外傳遞訊息,社交媒體平台也讓在牆內的中國人得以了解全國各地發生的事情。

他說:「雖然大多數關於抗議活動的影片和圖片,在微博等中國社交媒體平台上幾分鐘就會消失,但這些內容卻可以在推特上保留。這促使許多中國人『翻牆』了解抗議活動以來,在他們周遭發生了的事情。」

「網絡廣場」

自2009年起,推特在中國遭到封殺,但仍有不少中國人透過VPN「翻牆」使用。「人權觀察」(HRW)的高級中國研究員王亞秋也指出,大量跡象表明,仍有很多中國人在使用西方的社交媒體。

王亞秋向德國之聲強調,「雖然平時看起來沒有太多的中國人在使用推特,但像這樣的關鍵時刻證明,很多中國人仍然在從推特上獲取訊息。」

「另一方面,Instagram在傳播不同國家的抗議活動訊息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王亞秋表示,許多海外中國學生透過Instagram了解到相關資訊後,陸續參與了抗議活動,「這反映了運動的分散性。因為人們在社交媒體上閱讀資訊後聚集在一起,他們能夠在現場找到一種社群共感。」

天安門學生領袖、「人道中國」主席周鋒鎖也向德國之聲強調,社交媒體在最近幾週發揮的重要作用。他說:「中國人已經把Twitter、Instagram和Telegram變成了虛擬的『廣場』,供他們聚集、分享訊息和動員起來。這種情況比天安門抗議活動還要好,因為中國共產黨不能輕易干預或輕易控制這些『網絡廣場』上流傳的意識形態。」

隨著中國當局近期加大監控力度放鬆疫情控制措施,試圖平息一系列的抗議活動,周鋒鎖向德國之聲表示,無論運動的結果如何,它都有助於年輕一代意識到「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性

「這也是天安門廣場抗議活動的精神,當時年輕人也是不再願意接受被控制的生活。」他補充道。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