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缘何向非洲示好?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24.04.2006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中国缘何向非洲示好?

中国进军非洲市场的态势引人关注。中国在非洲投资修建炼油厂,高速公路项目接二连三。对于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的进入,非洲大陆体会最深。中国新的非洲地缘战略在于看重了那里丰富的石油贮存,非洲大陆已成为世界政治强手的角逐之地。继美国、沙特和摩洛哥之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尼日利亚和肯尼亚的访问绝非出于偶然。这两个国家均为中国潜在的石油供应国。非洲国家丰富的原材料和巨大的销售市场是中国领导人非洲之行的战略考量。

中国公司在尼日利亚建立电讯网络

中国公司在尼日利亚建立电讯网络

在过去数年中,中国领导人与非洲领导人的接触十分频繁。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会面,胡锦涛与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合影留念。2005年8月,肯尼亚总统齐贝吉也亲赴北京。中国与非洲领导人的合影照片见诸报端,两国领导人亲切握手,春风满面。波鸿大学东亚政治研究院主任辜学武认为,中非友好关系在持续扩大。“在此背景下,中非加强联系的战略考量基于以下两点:首先是作为崛起的经济大国中国看好非洲的销售市场。第二点是,中国不仅为自己的产品寻找销售市场,也看重了那里的能源和其他原材料资源。”

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亟需能源,尤其是石油。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使其急于开发新的原材料供应渠道。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如今,中国每天从国外进口石油多达3百20万桶——比6年前提高了4倍。

中国的触角如今已伸向非洲大陆的各个地区。比如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修建高速公路,在西非国家塞内加尔开设外交机构。在今年一月,中国领导人对尼日利亚进行进行闪电式访问之后,在该国沿海地区开发了第一个油田,投资额高达20亿欧元。柏林科学与政治基金会的丹尼斯-图尔认为,这一经济合作姿态在非洲相关国家引起积极的反响,也获得了普遍的好评。“非洲各国政府支持中国在非洲的商业行为。因为他们有了更多的经济和政治伙伴,从而减少了对西方的依赖。非洲独裁政权也不反对中国的进入,因为中国政府对这些国家的内政从不干预。”

中国对能源的巨大需求改变了它的外交政策。中国国内市场对石油需求量的增加迫使中国寻求和开发新的,尚未被欧洲和美国占据的能源渠道。

内战、难民潮以及腐败等,对中国大陆来说均不构成影响其投资的障碍。苏丹就是一例:对苏丹危机省份达尔富尔地区的大屠杀,中国政府视而不见,中国依旧为该国石油工业投资20多亿美元。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试图制裁喀土穆政府的努力也因中国和俄罗斯的抵制而告失败。但辜学武认为,中国政府此举不是没有理由的。

“人们都说,中国试图阻止联合国安理会对苏丹启动制裁措施。但我不这么认为,中国投的是弃权票,也就是说,中国没有阻止联合国安理会的相关决议。另外,中国帮助苏丹促进其生态发展。当然,苏丹政府也从中国的援助中牟取自己的利益。如果不这样做,对苏丹实行完全封锁的话,那么会使那里的局势更为糟糕。”

但是中国的这一立场却另许多西方国家深感不满。他们认为,中国的做法不具建设性,也无助于达尔富尔危机的根本解决。总而言之,昔日的殖民国家以及美国在非洲大陆一统天下的时代已告结束。辜学武认为,西方的非洲政策彻底失败。中国正在尝试着走自己的扩大经济联系的新路。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