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纺织业扭转低端路线

2007年4月18日

中国纺织业界正在摆脱廉价产品形象,迎接现代化革命,拓展全球市场。中国政府鼓励厂商引进高新设备,自主创新,打造世界名牌。未来,“中国制造”将成为新时代的质量标志。

https://p.dw.com/p/AGYC
低端鞋厂图像来源: PA/dpa

北京方面为“纺织工业发展计划”出资1亿3500万欧元基金,用以推动技术革新。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强调,“革新是关键”。德国联邦对外经济局也证实了中国政府“加大现代化进度及产品增值空间” 的新经济趋势。

工业创新已经在中国东部城市南通初见成效。连发(音译)纺织厂内万“机”齐鸣,奏响了春天交响曲。工人们头戴耳罩,紧张而忙碌地工作着。空气中热浪蒸腾。一幅幅的衣料沿着流水线流经几米高的洗衣机和熨衣机。出厂的布料被运往同一家集团的衬衣公司。销售经理卢爱军(音译)骄傲地说:“每个月我们都生产500多万米的织物。”

像连发这样的现代化纺织厂根据订单生产不同质量等级的纺织品。卢爱军介绍道:“我们也为Polo、DKNY等著名品牌供货。”产品须通过质检部工人的三次检验,才能够出厂放行。实验室的员工们则考察布料的抗拉强度及色泽持久性。办公室的墙壁上挂满了各种证书及契据。“很多机器都是产自德国。”卢爱军解释说,中国如今已经成为德国纺织机的主要进口国。

从手工裁缝铺到现代化的世界工厂,中国纺织业完成了一个质的飞跃。数年以来,来自中国的廉价T恤衫、牛仔裤和鞋类产品泛滥全球市场。据统计,2005年,中国服装出口量占了世界同类产品的四分之一。2006年的产品贸易额高达2500亿欧元。

据中国因特网信息中心公布,去年中国出口额又增长25%,但纺织业利润下降,原因在于工资上涨、原料价格提升,欧美国家又刻意设置贸易壁垒。柬埔寨和印度也加入到竞争行业之中。在中国南部的珠江三角洲一带,已经出现了员工不足现象。

中国目前最大的生产资源依然是廉价劳动力。即便是在南通的新式厂房,许多流程仍然是以手工为主。数百名女工坐在缝纫机旁,缝制着蓝色的衬衣衣袖——这是一家美国企业订购的产品。

据一名负责人介绍,纺织女工的收入明显高于最低标准。一名来自农村的17岁女工满意地说:“我每天只工作8个小时,不必加班。”不过,一名德国服装公司的员工透露,连发纺织厂是中国的模范企业,不能代表整体行业状况。中国内地依然存在着许多条件恶劣的血汗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