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种那么多转基因棉花......

2002年6月6日

一项新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种植的转基因棉花,为环境带来了损害。中国科学家的检测分析表明,这种自身带有杀虫蛋白的转基因棉花,打乱了昆虫世界的天然平衡。

https://p.dw.com/p/2OMG
图像来源: AP

研究结果还显示,发生新虫害的可能性会增高,害虫的耐受性会越来越强,以至于8到10年以后,转基因棉花的自我保护能力完全消失。这是上周二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所得出的结论。该项研究是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知名专家、联合国《生物多样性条约》中国首席科学家薛达元博士,和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合作进行的。

目前,全球三分之二的转基因棉花种植在中国。这种转基因棉花也被简称为Bt棉花。它含有人工植入的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一个基因,可以抵抗棉铃虫的侵袭。中国有150万公顷的棉地,种植了这种棉花,相当于全国总棉花种植面积的35%,和德国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差不多大小。

在这些Bt棉花中,有三分之二来自美国的生物工程公司孟山都,另外三分之一,是中国自己开发出来的转基因品种。自从1997年,中国首次在大田释放转基因棉花以来,有关部门就在密切跟踪它们对环境的影响。薛达元在他现在公布的研究报告中汇总了四家知名学术机构的检测结果。

报告说,害虫繁殖三代或者四代以后,便可产生耐受性,使得转基因棉花的自我保护性能,不再完整,需要重新使用杀虫剂。这位学者估计,四到五年之后,中国就可能会再次出现“大量棉铃虫害”。薛达元在北京对德新社记者表示:“那时,将会为中国的棉花生产,造成极大损失。”这份研究报告总结说:“室内试验和大田试验的结果均表明,种植Bt棉花,会给环境造成有害影响。”

这份报告还指出,种植转基因棉花后,棉铃虫的天敌也减少了。其它害虫,比如蚜虫、蜘蛛、缨翅目的昆虫和蝗虫等的数量却在增长。

“绿色和平”组织认为,现在公布的这个报告证明,使用基因技术并不会带来减少害虫、脱离杀虫剂的结果。“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该组织在汉堡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