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chi1610 china gesundheitsreform

谢菲2008年10月16日

医疗福利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利益。也正因此,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4日发表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每一个公民都可以对即将出台的新医改发表意见,提出建议。新医改能否像其目标所设定的那样,真正保障每一个中国人都享有医疗卫生服务,彻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https://p.dw.com/p/FbAk
此前的医疗改革让许多人“小病硬挺,大病等死”图像来源: AP

前一段时间网上曾公布一项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中国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医疗保健问题。中国政府多年来也在致力于出台一项新的医疗卫生制度改革,以便适应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等社会变化趋势,解决人民抱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006年6月,中国国务院成立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及相关部门参加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工作小组。在同专家、相关部门进行讨论研究后,起草了医改总方案。今年9月10日,工作小组听取国务院常务会议意见,对方案进一步修改,形成了目前的初稿。

引人注意的是,国家发改委10月14日发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至11月14日,每一个公民都可以对新医改的初稿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认为,政府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显示了中国社会的开放和进步:“目前中国倡导开门立法,而不再是过去的部门立法,官僚立法,而是向广大群众征求意见,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过去部门立法,官员立法,最终很有可能损害公民的,消费者的利益,保护了官员的利益。向公民征求意见,就有可能使得法律更完善,不至于沦为官僚特权利益集团的工具。”

新的医改征求意见稿中指出,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努力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重点还包括"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那么中国在过去几年,甚至几十年里多次尝试的医疗改革究竟失败在什么地方?

胡星斗教授认为,主要原因是政府将医药过于产业化:“一切都推给市场,而且还不是一个完全干净的市场,而是一个多层次的医药市场,中间环节非常多,层层加价,最后到老百姓手中药价非常高。过去一些合理制度,比如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却没有坚持下来。最后成了,只要给钱就纳入国家新药清单。对新药上市把关不严,只要给钱就可以上市。作为新药,又可以要价更高。”

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了完全将药品放手于市场的弊端,所以在新医改中强调要"坚持公平效率的统一,实行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的重要原则。胡星斗教授还补充说:“医药卫生是准公共产品,不完全是公共产品,对于这种准公共产品,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政府不能为了减少财政支出,把医药卫生事业都推向社会。这次政府提出以政府为主导,我想是对的。在世界任何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医疗保障都是政府的责任。”

即将出台的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否能像其目标中希望的那样,保障全民享有医疗卫生服务,以及规范医药价格,使得老百姓不再深处"有病不敢看,有病看不起"的僵局。这些还都是尚待解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