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专访:委内瑞拉——两大阵营较量的前沿

采访记者:乐然
2019年2月5日

委内瑞拉反对派领袖瓜伊多自行宣布出任该国 "临时总统"后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承认。而俄罗斯、中国等国则对支持瓜伊多的欧美国家提出严厉的批评。中国是委内瑞拉最大的债权国,中国支持马杜罗政权仅仅是因为担心经济利益受损吗?德国之声采访了在北京的独立政治学者吴强。

https://p.dw.com/p/3Cic1
Venezuela Juan Guaido Oppositionsführer in Caracas
“瓜伊多上台或未来提前举行大选都是帮助委内瑞拉回到民主化道路的必经之路”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F. Llano

德国之声: 中国为何坚持要支持马杜罗?

吴强:中国对委内瑞拉的支持是长期的,牢固的。从查韦斯时代起, 中国就把委内瑞拉当作在南美的意识形态的同路人,把查韦斯掌权当作输出中国模式, 中国所谓社会主义左派路线的样板国。从查韦斯到马杜罗,中国一直是从意识形态的高度来看待的。

一带一路提出后,中国更是将委内瑞拉作为一带一路在拉美的重要战略据点,坚持以各种方式,各国援助来维持中国在委内瑞拉的投资和战略利益,支持马杜罗政权。

同时,面对委内瑞拉国内局势的动荡,中国也把马杜罗政权当作在全球范围内抵抗颜色革命的前沿。换言之, 中国担心马杜罗一旦被颜色革命推翻,颜色革命的效应对中国,对一带一路,对中国在南美的战略都有重大影响。

因此,中国会坚定地支持马杜罗政权直到最后一刻。当然,在现实政治层面,一旦委内瑞拉实现民主化,中国也会和未来的政权保持合作关系,努力去保持对委内瑞拉的影响力。

Venezuela Caracas Rede Nicolas Maduro
马杜罗试图以同意年内提前议会大选赢得缓冲时间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A. Cubillos

德国之声:目前情况下,马杜罗政权还能坚持多久?委内瑞拉是否已成为西方和中俄两大阵营交锋的新战场?委内瑞拉目前拖欠中国的债务据悉约值200亿美元。委内瑞拉掌权一旦转移,对中国经济利益又有何影响?

吴强:多个欧盟国家要求马杜罗举行总统直选,而马杜罗只答应年内提前举行议会选举,后者是重组议会,不影响马杜罗的总统位置,反而赢得缓冲时间。但随着越来越多国家支持瓜伊多,马杜罗政权已经很难坚持下去。我个人预计, 按照目前国际社会的压力,可能从现在起还能坚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要么是以他彻底放弃权力下台为标志,要么就是提前举行总统大选为标志。多

现在委内瑞拉已经成为中俄轴心和西方民主世界较量的核心。委内瑞拉发生政权转移后,这种较量也不会结束。由于中国在委内瑞拉巨大的战略意义,包括巨额投资,一带一路样板地位,意识形态上的作用,特别是不愿和平颜色革命影响到中国内部政治,中国也还会继续努力保持对委内瑞拉的影响力。未来委内瑞拉政府也会和中国达成某种协议,继续保证中国的利益。

Venezuela, Caracas: Demonstrationen
委内瑞拉将成为i和平民主革命新样本?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 Hook

长期来看, 委内瑞拉向民主政权的转型,向美靠拢增加了两大阵营的竞争。这也给了委内瑞拉更多投机的机会。委内瑞拉未来政权可能要求中国缩减前政府留下的巨额债务。我相信政权会聪明地利用两大阵营新阵地的角色, 充分攫取中国投资和资金, 同时利用西方资金和援助。这是任何一个聪明的政治家都不会放弃的机会。

德国之声:瓜伊多上台果真能让委内瑞拉走向民主化道路吗?

吴强:我相信瓜伊多上台或未来提前举行大选都是帮助委内瑞拉回到民主化道路的必经之路。瓜伊多现在扮演一个被国际社会承认的看守政权领导人的角色。这是非常重要的,为委内瑞拉走向民主化创造了有力条件,让国际社会也看到和平转型的可能性。相比茉莉花革命,瓜伊多现在挺身而出,对民众进行如此大规模动员,是更为成功的模式,也需要国际社会更大力度的支持来推动这种转型道路。

德国之声:是否会有发生流血事件的可能性?西方还会如何对马杜罗施压?

吴强:委内瑞拉目前局势微妙,马杜罗答应提前议会大选某种程度上已经化解危机,但目前局势是两个政权之间,军民之间仍在继续对峙。毫无疑问局势是紧张的,有爆发流血冲突的可能性,但从70年代中期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以来,绝大部分对峙都是军队在让人民的巨大压力下退缩。我相信这种和平革命的重要机制对委内瑞拉也是有效的。我个人对此保持乐观。当然不排除小规模零星的流血事件,不排除或多或少会有暴力的介入。这在过去的时间里实际上也在发生。

现在,西方民主阵营越来越坚决,他们需要用创新的方式来支持委内瑞拉和平民主转型。而如何创新, 如何转型,这都是研究民主转型的学者和国际社会拭目以待的。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