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现在是中美两国对抗的新页」 | 经济 | DW | 27.06.2019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经济

专访: 「现在是中美两国对抗的新页」

虽然报导传出中国与美国可望在G20峰会的特习会之后,同意贸易战休兵并恢复贸易谈判。 然而,专家却认为即便如此,也不会停止两国持续在不同领域激烈竞争,因为中美两国本质上的差异仍然存在。

Symbolbild USA China Handel

中美贸易谈判上个月破局后陷入僵局,但现在媒体报导却传出双方可望在本周六特朗普与习近平见面后,重启谈判。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之声: 根据香港南华早报报导,中国与美国传出已在特朗普与习近平周六会面前同意贸易战休兵,而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姆努钦周三在接受访问时也说,最终的贸易协议目前已完成90%。 您认为在这样的前提下,周六 (6月29日) 的会面会如何发展呢?

克普利:  以周六的特习会来说,正面的结果会是双方同意重启贸易谈判、降低彼此公开言论中的火药味、并继续讨论贸易谈判中的关键性议题。 我不认为中美两国在周六的会面后,会做出突破性的让步。 换句话说,中美两国之间仍存在本质上的差异,而贸易仅是两国对抗当中的其中一个面向。 我们必须明白现在是中美两国对抗的新页,而两国也会持续在不同领域激烈竞争,这点是不会改变的。

举例来说,中国一定不会支持美国对伊朗进行制裁,因为中国希望可以从与伊朗跟中东的关系中来持续获得利益。 换句话说,中国不可能轻易终止任何与其地缘政治利益相关的计划。 正因如此,我认为中美双方有机会在周六的会晤后,同意贸易战休兵、重启贸易谈判并针对核心问题进行讨论。

另一个令我担忧的点是美国的贸易战策略很不一致,而这是特朗普上台后一直存在的问题。 特朗普身边的贸易团队分成两派。 强硬派的人士一直想切断中美之间的贸易链接,并全面打击中国的贸易利益。 这包括终止所有的美国技术转移并重整含有美国技术的供应链。 从这点来看,他们的其中一个目标是全面击溃华为,而他们也将现在视为对抗中国的最佳时机。

另一派的人士则希望能促使中国持续开放市场,并藉此提升美国公司在中国的市占率。 他们希望透过推动市场开放来促使中国终止企业补助与强迫技术转移。 然而,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哪一派的策略比较有影响力,而我们也无法预测美国政府每周的策略变化。 这样的策略不一致性也让预估贸易战的影响变得更加困难。

德国之声: 如果中国与美国在周六的会谈后决定重启贸易谈判,亚洲各国经济可能会如何应对?

Symbolbild USA China Handel

"即使中美两国重返谈判桌,两国仍将持续在不同领域激烈竞争"

克普利: 如果美国在会后决定对剩余的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那这对亚洲各国经济可能会有很负面的影响。 因为对复合式的供应链来说,他们可能已习惯将东南亚制造的零件用在中国生产的商品中,所以加收关税将对整个供应链造成附带性的损害。 但这样的结果也会加速供应链的转移,因为更多公司跟产业会加紧脚步把供应链从中国移到世界其他地方,而这也包含东南亚。 这样的过程能造福包含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与泰国在内的一些国家。

如果中美同意重启贸易谈判的话,亚洲各国的经济应该会有些正面响应。 然而,我们必须明白即便美国开始释出善意,区域性的供应链仍会持续分化,而中国产业也会持续意识到它们过于仰赖外国技术的事实。

德国之声: 东协各国上周末在峰会中针对区域经济合作进行讨论,其中也提到了由中国主导的区域全面伙伴经济贸易协议 (RCEP)。 你认为在中美对抗的全球背景下,东南亚各国会在这两国间怎么抉择? 

克普利: 在贸易专家眼中,中国所提出的区域全面伙伴经济贸易协议是个很肤浅的自由贸易协议,因为它不仅没有解决大部分国家在进行贸易时可能面临的问题、没有提供足够的知识产权保障、也没有着重在劳工权益与环境永续的部分。 任何一个自由贸易协议都需要有一套基本的机制来约束各国遵守相关规定,但区域全面伙伴经济贸易协议却没有这些机制。

此外,区域全面伙伴经济贸易协议包含了16个国家,而由于每个国家都有它们各自想保障的产业,所以它们很难在协调跟谈判中达成共识。 我认为,如果东协各国决定签署区域全面伙伴经济贸易协议的话,这个协议只会有象征性的意义,而并无法真正保障公正且自由的贸易行为。

另一方面,我认为在中美全面对抗的氛围下,东南亚各国会尽量避免向任何一方靠拢,因为这么做并无法替它们带来更多好处。

 

艾立克斯.克普利 (Alex Capri) 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 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