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不超过五年,中国建筑公司将占领全世界”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4年6月30日

德国建筑业的国内业务自1995年以来一直如遭霜打,萎靡不振,扩展海外业务就成了德国建筑业走出困境的救命稻草。但是,近年来,中国建筑公司在世界上越来越活跃,大有抢走德国建筑业救命稻草的势头。

https://p.dw.com/p/5FeR
豪赫蒂夫公司在建造门兴格拉德巴赫新足球场图像来源: AP

德国建筑业协会主席伊格纳茨.瓦尔特在该协会年会上对“金融时报”德国版说,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的大型国有建筑公司以咄咄逼人的气势进军中东、亚洲和非洲建筑市场,“他们提供的价格比其他国际竞争对手低20%到40%。不超过五年,中国建筑公司将占领全世界。”他还指出,来自印度、韩国和土耳其的建筑公司也像中国公司一样迅速扩张,来势汹汹。

德国建筑业已经连续八年萎缩,因此国外业务就显得意义重大,因为它是对国内业务损失的必不可少的补偿。德国著名的建筑业巨头如豪赫蒂夫股份公司(Hochtief AG)和贝尔芬格-伯格公司(Bilfinger Berger)大大提高了国外业务的比例,例如豪赫蒂夫目前的国外业务占公司总业务量的85%。由于德国国内建筑市场价格压力很大,国外业务的利润水平就明显高于国内业务。2003年,德国建筑业得到的国外合同总量价值达175亿欧元,与2002相比提高了3.7%。

伊格纳茨.瓦尔特警告德国建筑公司说,不要低估了中国等新的国外同业竞争对手的技术实力。他说:“中国的国有建筑公司拥有最先进的建筑机械和高水平的技术诀窍。西方的建筑公司只在某些专门建筑领域,如特殊地下建筑和隧道建筑上,还保持着技术领先的地位。”瓦尔特说,抗衡中国竞争的一条出路就是与中国公司进行联合,一旦中国允许国外公司参股中国的建筑公司,就应该积极地与中国公司合作;但是目前中国建筑业尚不允许外国公司进行参股。

德国建筑业协会估计,德国国内建筑业今年仍将走不出低谷,行业营业额将缩水2%,降到817亿欧元。导致建筑业继续萎缩的原因是公共投资继续下降。另外,德国建筑业不但面临价格竞争的压力,还要承受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成本压力。中国对钢材的巨大胃口导致了国际钢材价格的上扬。一些建筑公司靠建筑业务已经不能盈利,因此只能靠出售固定资产来维持。2004年,德国建筑业的从业人数预计在78万左右,与2003年相比减少3万4000个工作位置。在两德统一后的最初几年,德国建筑业一度兴旺发达,从业人数曾高达148万人,几乎是现在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