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7年努力成泡影? 欧中投资协定拼过关

2021年5月20日

欧洲议会将在20日投票决定欧中投资协定是否遭到冻结,有媒体透露,协议要通过系于中国取消先前制裁,不过北京的回应让人并不乐观。

https://p.dw.com/p/3tdo4
Chinesischer Polizist vor EU-Flagge
路透社提到,虽然欧中投资协定命运多舛,但欧洲议会将表示,欧盟在亚洲的其他贸易协定谈判不应受到与北京争端的影响。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M. Reynolds

(德国之声中文网) 欧洲议会将在格林威治时间20日14点30分开始投票,决定是否通过一项旨在冻结欧中投资协定的动议。

根据路透社看到的一份文件草案,如果中国希望与布鲁塞尔批准投资协,欧盟议员将表示,中国必须取消对欧盟政治人物和外交人员的制裁。

北京在3月实施这项惩罚性措施,阻止制裁名单上的人员到中国旅行或与中国公司做生意,以回应西方针对新疆问题对中国官员的制裁。

欧盟议员表示,中国的制裁并不是基于国际法,而欧盟的措施是针对联合国条约中规定的侵犯人权的行为。但北京则否认有任何不当行为。

路透社报导,根据草案,欧洲议会将批准决议,称欧盟投资协定的批准程序因为中国的制裁而有理由被冻结。内容还提到,议会“要求中国在处理(投资协议)之前取消制裁”,并说“欧盟与中国的关系可能不会像往常一样继续下去”。

虽然这项决议没有约束力,但在欧盟27国政府中具有政治影响力,也意味着双方在2020年12月底达成的协议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这一僵局对中国和欧盟都是一个挫折,因为这份投资协议经过7年谈判才达成,协议将允许对欧洲在中国的投资和知识产权提供更大的保护。欧洲外交官说,中国希望提高作为一个公平和尊重的贸易伙伴的国际地位。

北京:协定非“恩赐”

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欧中投资协定“不是一方给予另一方的‘恩赐’”,是互利互惠的”。

若如媒体预测,关键系于中方是否取消制裁,看起来前景并不明朗。赵立坚强调,中方的制裁“是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也是对欧方搞制裁对抗做出的必要、正当和正义回应”。

他说:“到底是谁无理挑衅在先,谁正当防卫在后,孰是孰非,一清二楚。”

(路透社等)

© 2021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