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向您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使用Cookies。更多相关信息请查阅我们的数据保护声明。
德国政治人物,纳粹党领袖,1933年至1945年担任德国总理,1934年至1945年亦任纳粹德国元首。
作为纳粹德国独裁者,希特勒于1939年9月发动波兰战役,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并为纳粹大屠杀的主要发动者之一。
德国首都柏林正摩拳擦掌准备申办2036年夏季奥运会。但这项计划引起了批评和质疑。
奥地利布劳瑙是希特勒的出生地,当局计划将镇上的希特勒故居改建为警察局的工程现已展开。不过,有些人对此仍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改建成警察局是「是打在受害者脸上的一记耳光」。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案吗?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启程赴纽约参加联大一般性辩论前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对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发出警告,并将普京比作希特勒。
在纪念碑开放日(9月10日)这天,柏林首次展出了两尊"走马"雕像。这两座由纳粹雕塑家约瑟夫·索拉克(Josef Thorak)为希特勒制作的巨型雄马雕像曾长期失踪。
80多年前,美国因为担心德国先造出核武器,而启动了曼哈顿计划。最终,在奥本海默领衔下,美国率先研发出原子弹。那么,当年纳粹德国究竟距离造出原子弹还有多远?
近日,一则讽刺短片突然出现在网络上、受到关注,该片影射泽连斯基成为新的希特勒,并指责德国政府掠夺民众财富,以支持乌克兰。这部政治宣传意味十足的短片出自何方之手?里面所声称的“超过220亿欧元德国预算流向乌克兰”是否属实?
希特勒在其统治时期可能是最令人仇恨的人物之一。他遭过多次暗杀,但都幸免于难,其中几次完全是出于巧合难。
希特勒政府委托艺术家们制作了数千件艺术品,用来宣传纳粹政权的力量。其中包括两座“跨步马”青铜雕像,而它们现在将在柏林的博物馆展出,引发了舆论争议。
上世纪80年代轰动一时的伪造“希特勒日记”在被尘封40年后,经过识别整理被全文公开。研究者指出,伪造者除了图财贪利,还在“创作”中夹带个人意识形态目的。
纳粹政权自以为控制了青少年的思想,然而索菲·绍尔却不愿意屈从,加入了非暴力反抗组织“白玫瑰”,希望能够通过发送传单唤醒人们的良知,反抗希特勒。80年前,她和哥哥汉斯·绍尔被纳粹政权送上了断头台。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希特勒想攻取斯大林格勒并从而改写历史,没想到却自取灭亡。这场战役中,共有14万5千名德军士兵毙命,被俘的9万多人中只有6000余人得以生还德国。
阿道夫·希特勒在1933年1月30日成为德国总理,改变了世界历史。那么当初人们是否可以阻止这件事发生?柏林的一个新展览对此展开思考。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将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责任归咎于美国。他作出了离奇的比喻:如今他们的行为方式与过去的希特勒和拿破仑相似。
美國饒舌歌手「侃爺」(Kanye West)日前才因反猶言論遭愛迪達切割,近日又在訪談中稱讚希特勒引發軒然大波。他還因為在網上張貼大衛星內嵌納粹黨徽的圖片,再次被推特封號。
反犹主义有许多表现形式。有时候人们甚至会在自己身上有所发现。反犹主义究竟是什么?那些持续数百年的偏见究竟是怎么形成的?这一现象在当今社会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如何区分对以色列政府的合理批评和赤裸裸的反犹主义?我们就这些问题请教了犹太民众,了解他们日常生活中如何感受反犹主义,并试图解释为何反犹主义如此根深蒂固,难以消除。
一本新出版的历史著作探讨了上世纪30年代英国贵族与德国纳粹政权之间的密切关系,警示人们今天的民主危机与当年的国际局势有诸多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