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向您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使用Cookies。更多相关信息请查阅我们的数据保护声明。
乌克兰战争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严厉制裁。但许多人质疑制裁措施的成效。这些制裁真的让俄罗斯伤筋动骨了吗?
2022年初,当俄罗斯在国际上面临压力之际,北京一再表示中俄合作“不封顶”、友谊“无上限”。继而爆发的乌克兰战争给这一表白画上了大大的问号。一年后的今天,中俄关系经受了怎样的“考验”?德国之声专访了柏林科学与政治基金会的俄罗斯问题和安全事务专家米夏埃尔·保尔(Michael Paul)博士。
俄罗斯媒体援引俄外交部报道,普京邀请习近平将于2023年春季访问俄罗斯,这将成为“俄中两国关系中的头等大事”。在临近乌克兰战争爆发一周年之际,北京尚未对此做出正面回应。
周三,一名乌克兰高层政治家在华盛顿表示,如果中国和印度继续购买俄罗斯能源,美国应对上述两国实施二级制裁。他呼吁各方团结一致,共同反对莫斯科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方面则在周六表示,与俄罗斯的“政治互信持续深化”。
欧盟委员会主席在基辅宣布,欧盟将对俄罗斯采取更多的制裁措施,其中包括对俄罗斯及白俄罗斯相关人士实施入境限制并冻结财产。与此同时,欧盟还进一步扩大了为乌克兰提供的军事培训项目。此外,向乌克兰提供战斗机似乎也不再是"禁忌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