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烟光祭林彪 | 北京观察 | DW | 19.10.2011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广告

北京观察

草色烟光祭林彪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9月13日,是祭奠之日。上午,他们在坟茔前安放好从乌兰巴托买的两个鲜花圈。右边一个用红、黄两圈盛开的玫瑰,环绕一大丛洁白的百合,挽联是"亲爱的爸爸妈妈永垂不朽!""女儿豆豆女婿清林敬挽!"左边一个是两圈白玫瑰围绕着一丛黄玫瑰,中心点缀着小红心的水仙花。挽联是"我们永远怀念林彪元帅夫妇!""黄春光、邱路光、吴新潮、李冰天、李xx、李xx敬挽!"后者是一对双胞胎空军子弟。花圈中间摆放着从北京带来的月饼、苹果、点心和花生四个供盘。张清林跪在坟前,泣泪而语:"爸爸,妈妈,我们来看你们了!"大家都明白,"我们"包括正北望关山的林豆豆。张清林连磕三个头,打开一瓶茅台,撒到坟前埋葬林彪的贝尔赫草原的土地上,余下半瓶祭在果品盘的中央。

Mongolei, Todesort von Lin Biao, Schwiegersohn Zhang Qinglin

林彪女婿张清林在林彪等人墓地前

张清林起身,开始读他的祭文:"林叶无技向北风,青天垂云吊英灵。狡兔余孽换面在,空嗟毛堂自藏弓。"他以四句诗开头,饱和着亲情,一吐淤积胸中四十年的块垒:

敬爱的爸爸、妈妈:今天,是你们蒙受震惊世界、惊醒人们顿悟的千古奇冤,而魂栖异国他乡的四十周年忌日,我们和因'文革'迫害摧残所致一身伤病而不能亲自前来祀孝的豆豆以及老一代军人的子弟,在你们墓前祭拜,以倾诉9.13 后生死两茫茫,无处话凄凉的思念与遗恨。

爸爸,您奉献一生,清正一生,一生无所欲。从50年代起,三翻五次地叩头求免任职,都未被允。早在1970年庐山会议前,您面谏毛泽东结束'文革',发展经济,抵制张春桥作为下一代接班人掌权,并提出先解放副总理、军级以上一批党和国家领导干部。为此,您不顾个人名利权位与安危,庐山会议后,坚持原则,不仅自已拒不作屡被要求的任何检讨,而且说反'文革'派者都不要检讨,叫大家都推到您身上;还说垮台就垮台!省得再辞职!由此招来阴谋陷害以至杀身之祸。

爸爸妈妈:我们一定铭记爸爸关于'要宽容,要和为贵,不要冤冤相报'语重心长的教诲。我们坚信,在祖国全面改革开放、民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形势下,一定会使你们沉冤昭雪,魂归故里。

爸爸妈妈,你们安息吧,网上多清酒,杯杯祭到明;你们安息吧,网上多鲜花,从春夏祭到秋冬;你们安息吧,网上多诗词,从南北祭到西东。

你们安息吧!"

张清林边读边泣。心同此情,情同此理,一行七尺男儿,同声悲泣。李冰天竟然哭得蹲在地上嚎啕不已。

明年夏天我要奉护九具遗骨回家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贝尔赫距万里长城又何止千里之遥。一到温都尔汗,张清林一行就换上棉衣。临别的那天,听说天要下雪,但是没有等到。

四十年前的9.12之夜,张清林一脚踹倒一个8341的人,夺下手枪,向96号(林彪驻地)奔驰下山的红旗轿车连续开枪,阻止不成,就提着这把手枪,一直守在林豆豆身边,保护她的安全。他们在北戴河56号楼前亲眼看着三叉戟向南飞去,不到半个小时又折回,在山海关上空盘旋,因为机场关闭,不得不向北飞走。航迹线就像在北戴河上空划了一个大问号。

当时豆豆问清林:"你每次猜的都准,你这次猜会怎样飞?"清林:"没有明确目的。"豆豆:"飞机会怎样?"清林:"会掉下来。"豆豆:"要掉下来,就好了。他就解脱了,再也不痛苦了。"

后来听到飞机坠毁了,林豆豆立刻提出要黑匣子,她坚信:"只要林彪是清醒的,黑匣子哪怕只录下他的一句话,也会证明他不是叛逃。"

四十年后,接受我采访的张清林对我说:"明年夏天,我要把遗骨接回家,九具都接回来。"张清林现在还担任北京明正司法鉴定中心副主任,他有把握,根据DNA鉴定出每具遗骨。

"那头骨呢?"我问。

"我要给中央写信,要求俄罗斯归还林彪、叶群的头骨,这是我们家的私事。"

勇哉!张清林。

今年9月17日,张清林回到北京只有两天,给他们此行凭吊帮过忙的蒙古总统顾问,突发脑溢血去世,不过四十几岁,这是令张清林这个勇敢的男人又一感到颇为遗憾的事情。

作者:高瑜

责编:石涛

作者简介:高瑜,中国独立记者,专栏作家。原在中新社工作,后担任《经济学周报》副总编。因参加八九民主运动,两次系狱。作品广有影响。

页面 1 | 2 | 全文阅读

相关音频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