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经济美国

美欧欲对中国电动车加税 中国威胁反制

2024年5月23日

美国宣布自8月1日起将对华电动汽车关税提高至100%,欧盟也考虑获征收“针对性关税”。中国欧盟商会则发出警告,北京或将祭出反制措施,对欧美出口的大排量汽车征收最高25%的关税。

https://p.dw.com/p/4gCMP
美国宣布自8月1日起将对华电动汽车关税提高至100%
美国宣布自8月1日起将对华电动汽车关税提高至100%图像来源: AFP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周三(5月22日)表示,美国对电动汽车及其电池、计算机芯片和医疗产品等一系列中国进口产品大幅加征关税的措施将于8月1日生效。

美国总统拜登将保留其前任特朗普实施的关税,同时将进一步提高其他关税,包括将对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口税提高四倍至100%以上,并将半导体关税提高一倍至50%。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在联邦公告中表示,30天的公众意见征询期将于6月28日结束。USTR正在征询关于拟议的关税增加对美国经济及对消费者影响的意见,并询问对医疗口罩、手套的拟议25%关税和注射器的拟议的50%关税是否应进一步上调。美国 2023 年从中国进口近 6.4 亿美元的手套、口罩和注射器,这些产品将受到新措施的影响。

公告还提供了受影响的387种产品类别的具体关税代码、新税率和实施日期。USTR表示,计划在2025年和2026年开始的关税将从该年的1月1日开始实施。

拟议加征的关税主要针对“中国瞄准主导地位”产品,或是美国近期在该领域进行重大投资的产品。

华盛顿正投资数千亿美元在清洁能源税收补贴上,以发展美国的电动汽车、太阳能和其他新兴产业,并表示在这些领域中,中国由国家驱动的过剩产能已威胁到美国公司的生存。征收关税旨在保护美国的就业机会,使其免受大量廉价中国进口产品的冲击。

白宫表示,新措施将影响目前18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包括钢铁、铝、半导体、电动汽车、关键矿物、太阳能电池和起重机。征收电动汽车关税的行动对美国的政治意义可能大于实际影响,因为美国进口的中国电动车数量已经因为此前的汽车关税措施而减少。

美国贸易代表:修订后的关税合理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2023 年从中国进口的目标产品中,最大的两类是锂离子电池,占 132 亿美元。针对非车用锂离子电池的25%关税将于2026年开始生效,这一类别增长迅速,现在已成为继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之后,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第三大类别产品,进口额达109亿美元。

美国2023年从中国进口4270亿美元产品,对华出口1480亿美元,这种持续数十年的贸易逆差已经成为牵动华盛顿神经的敏感议题。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表示,修订后的关税是合理的,因为中国正窃取美国的知识产权。戴琪还建议对数百种从中国进口的工业机械类别实施关税豁免,其中包括太阳能产品制造设备。

戴琪指出,周三的正式公告是“对有针对性的战略产品大幅提高关税”的重要一步。

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回应称,加征关税不仅扰乱中美正常的经贸合作,亦会大幅推高进口商品成本,为美国企业和消费者造成更大损失,“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自己权益”。

欧盟将对非法补贴采取“针对性”措施

在美国宣布对华新关税之际,正在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进行调查的欧盟表示,若北京对电动汽车业的补贴被证实非法,欧盟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针对性关税”。

布鲁塞尔去年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此举惹怒了北京。外界预期欧盟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

美国宣布大幅提高对中国电动车的关税后,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坚称欧盟将采取不同做法。冯德莱恩表示:“我能保证,我们将征收的关税水平与损害程度相当,所以更具针对性,更加量身定制。”

欧盟委员会预计将在6月5日决定是否对中国电动汽车实施临时关税。如果决定征收关税,将从7月4日开始生效。     

一些欧盟国家对这一举措持谨慎态度。德国和瑞典上周对可能的欧盟关税持保留意见,担心这将影响中西方之间的贸易。

但冯德莱恩驳斥了中国和欧盟陷入贸易战的说法。她在布鲁盖尔智库(Bruegel)和《金融时报》组织的一场辩论中说道:“我不认为我们处于贸易战之中。”

冯德莱恩坚称,欧盟希望对华“去风险”,但并不打算像对俄罗斯那样完全“脱钩”。但随着欧盟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和列车的补贴展开一系列调查,中欧之间的紧张关系正在加剧。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周三在例行记者会上对冯德莱恩暗示可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税作出回应称,“保护主义解决不了欧盟的问题,保护的是落后,失去的是未来”,“中欧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都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应该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具体经贸问题”。

汪文斌呼吁欧盟“恪守支持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的承诺”。

什么是脱钩?什么是去风险?

中国暗示将提高欧美进口车关税

欧盟中国商会周二在X上发表声明称,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考虑提高欧美大排气量进口车关税;这一潜在举措将对欧美汽车制造商产生影响。声明还引述了《环球时报》本周对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刘斌的专访指出,中国可能考虑将针美国或欧盟进口汽车的临时关税提高至最高25%。

刘斌称:“根据世贸组织规则,中国对进口汽车的临时关税税率最高可上调至25%。”

他进一步表示,建议对发动机排量大于2.5 升的进口汽油轿车和SUV的关税税率进行调整,此举既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也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平衡国内国际市场,同时强化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导向。

德新社指出,这类关税主要将影响德国汽车制造商如宝马和奔驰,这两家公司向中国出口大型汽车。目前,中国的进口关税为15%。随着中国可能祭出制裁的风声传出,汽车类股票的价格在周三明显下跌。

在中国与西方的贸易争端越演越烈之际,中国商务部周日宣布对来自欧盟、美国、日本和台湾进口的共聚聚甲醛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据中国商务部称,共聚聚甲醛“可以部分替代铜、锌、锡、铅等金属材料”,用于汽车配件、电子电器和工业机械等领域。根据中国商务部的公告,反倾销调查为期一年,“特殊情况下”可再延长6个月。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政府针对进口共聚聚甲醛的反倾销调查,是对西方国家近期加大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打击力度的反制措施。

(综合报道)

中国输出过剩产能?德中两方怎么看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