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陷入信任危机
2013年1月8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本周一(1月7日),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举行了2012-2013年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简称《社会心态蓝皮书》)的发布会。报告对一年来中国社会的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安全感、社会公平感、社会信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以上领域的发展势态和存在的问题。
不信任的恶性循环
中国媒体总结报告得出的一个结论是,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度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及格线"。蓝皮书显示,中国社会人际间的不信任继续扩大,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信任陌生人的只有两到三成。群体间的不信任加深和固化,表现为官民、警民、医患、民商等社会关系的不信任,这导致社会冲突增加,又进一步强化了社会不信任,造成恶性循环。
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李盾对德国之声表示,社会信任缺失的现象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文革时代:"从文革之后就产生了非常严重的信任缺失。后来更由于发展的一种路径依赖,利益的分化和政府官员的一些作为,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现在这还表现在比如共识的缺失,这都是由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遗产造成的现象,以及后来在此基础上社会利益的分化和政府的一些行为造成的。"
引爆点降低
蓝皮书还指出,"小悦悦事件"、"南京彭宇案"引发的对"老人跌倒要不要扶"的争议,以及对刘翔在奥运会比赛上摔倒的质疑,都是社会信任恶化的表现。报告还提到,中国社会的阶层和群体更加分化,底层认同更加普遍,这使得"民意极端化"。
李盾也认为,中国民间的不满情绪一直在积聚发酵。"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改革停滞,两种体制并存,所以形成的更严重的问题,恐怕是上层贪腐、底层堕落的这种现象。就是说社会转型具有一种非常强大的腐蚀性,结果是有种说法叫'人心坏了',人们相互之间更不敢去相信谁。"
蓝皮书说,不断发生的社会性事件导致社会情绪的耐受性和控制点降低,社会事件的引爆点降低。仇恨、愤怒、怨恨、敌意等负向情绪与需求不满足、不信任、社会阶层分化有密切关系。一些本该同情却欣喜、本该愤恨却钦佩、 本该谴责却赞美的"社会情绪反向"现象值得警惕。
只做好事还不够
本次报告首次对网络民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12年的网络维权事件中,社会民生类事件占了三成,列第一位。民众对住房、环境、交通和食品安全等基本生活需求的标准进一步提高,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增强。
报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包括在关注民生的同时,重视群体接纳、认同、尊重性等社会性需求,关注社会中低层群体的处境,改善公共服务,发挥公共权力的作用建立社会信任机制等。李盾认为,这类建议虽然都有可取之处,但实际操作上很难做到。他说: "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如果没有一个整体的改革的话,很多问题都是难以解决的。表现得最明显的对党政机构的不信任,这不是简单地作一些好事,在民生上多用些钱就能够解决的。"
有关社会信任度的调查是社科院课题组与专业调查公司合作进行的,在全国7个主要城市采集了近2000个样本,中小城镇和农村没有纳入抽样范围,此外在网络舆情中没有将微博包括在内入。报告作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这是人员和经费不足导致的,今后将陆续增加观察点和覆盖面。
作者:叶宣
责编: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