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向您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使用Cookies。更多相关信息请查阅我们的数据保护声明。
欧洲各国政府一边大力推行电动汽车。另一边,中国产的电动汽车比欧洲便宜很多。为什么这些车一到欧洲就会变贵?中国能否推动欧洲电动出行的大众化?
《新苏黎世报》刊出对前中欧商会主席伍德克的采访,他指出,由中国汽车制造商带动的残酷价格战迟早会到来。 《世界报》的分析文章写道,目前欧盟除了德国在内的四个国家以外,其他国家大多没有明确的中国战略。
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其年度盟情咨文中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展开反补贴调查。一天来,各界的反响不一。经贸专家认为,中国反击的话,将两败俱伤,德国受伤程度最深。
欧盟对经贸的监管手段还在加强,《新苏黎世报》观察到周四开始的补贴申报规定,认为新规明显针对中国。《汽车周报》援引宝马财务总监的话批评欧盟的关税政策。
政治学者张俊华认为,欧盟对中国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一方面是西方汽车业睡大觉、丢失竞争能力的结果,同时也是缺乏政治信任的表现,更是中国有意地采用“举国体制”的必然结果。本文就此问题,力图从源头上做一个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