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向您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使用Cookies。更多相关信息请查阅我们的数据保护声明。
法国讽刺杂志《沙尔利周刊》周三遭到伊斯兰极端分子的恐怖袭击,多位编辑当场被打死,嫌疑人逃亡。三天后,这场血案才以19人死亡、多人受伤的结束。
在共和国广场的花束早已枯萎,城里满是"我是沙尔利"的标语早已经被其他涂鸦盖过。法国沙尔利周刊枪击案以及犹太超市案后一个月,常态似乎轻轻的回到了巴黎。
1月11日,至少有350万人在巴黎、在法国各地举行悼念《沙尔利周刊》血洗事件遇难者集会和游行。它不仅是一次集体致哀,更是大团结的展示。德国之声评论员Barbara Wesel指出,有理由对此感到快慰,但须注意,未来才能表明,这一团结是否具有长期性。
以总理默克尔、总统高克为首的德国政界以及穆斯林团体周二晚间齐聚勃兰登堡门前,呼吁促进不同信仰之间的理解。
袭击《沙尔利周刊》的匪徒与攻击犹太超市的枪手早已被安全机构列为观察对象。这三人曾有过交集,并且与圣战组织有联系。越来越多有关这些恐怖分子的信息被揭露。
本周一(1月12日),反对欧洲伊斯兰化的Pegida运动将在德国各地再次举行集会。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反对活动和批评声音,指责Pegida滥用《沙尔利周刊》血案。
奥朗德、默克尔等多位国家与政府领导人在巴黎参加纪念集会。组织方称参加总人数超过150万。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威胁继续发动恐怖袭击。
一段被公布开的视频显示,本周在巴黎发生的多起恐怖袭击事件之间存在相互关联。在一家犹太超市劫持人质最终被警方击毙的凶犯在这段视频中向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头目宣誓他的忠诚。
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不久后,媒体巨头默多克发表了一则推文称,即使是和平的穆斯林教徒都应该为“圣战者毒瘤”负责。此番言论在社交媒体上引起批评与讨论。
周六至周日夜,不明身份者在《汉堡晨报》报社纵火,动机尚不清楚。
有消息指法国系列恐怖袭击案女嫌疑人可能在袭击事发前便离开法国,目前已经到达叙利亚。
恐怖袭击造成17名无辜者丧生之后,法国数万人走上街头表达抗议。警方依然在寻找一名涉嫌枪杀女警的女性嫌犯。
《沙尔利周刊》惨案发生后数天,该编辑部将推出"幸存者特刊",下周三继续发行。
讽刺杂志《沙尔利周刊》日前遭到枪袭,造成12人丧生。除了周刊记者外,还有两名警察殉职。如今社交网站上也出现对他们的悼念和支持浪潮。其中一名殉职的警察艾哈迈德是穆斯林。
这一个星期巴黎传出的照片都触目惊心。不过人们能够看到害怕恐惧的一幕,也能看到充满希望斗志的瞬间。一名法新社摄影师在巴黎犹太超市劫持案现场用镜头记录了警方营救人质的过程。
周五,法国东部一家犹太超市发生人质挟持事件,一名男性持枪歹徒挟持了至少五名人质。傍晚时分,法国警方对歹徒展开攻击将其击毙。事件中,4名人质丧生。
涉嫌袭击《沙尔利周刊》的二人在周五逃入巴黎东北部城镇的一家印刷厂后遭到警方包围。嫌犯对警方表示,他们“希望以殉教方式寻死”。傍晚时分,警方对嫌犯展开攻击,击毙二人,人质也获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