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向您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使用Cookies。更多相关信息请查阅我们的数据保护声明。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导人,不无争议的政治家,对当今中国政治、社会仍有深远影响。
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实践对马列主义理论的发展被称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作为中国开国元勋,前人最高领导人,对中国的贡献不容置疑。其在任期间,中国经历的大跃进、文革等时期,导致中国经济政治濒临崩溃,毛也有不能推卸的责任。中国官方至今对毛的评价为“7分功,3分过”。在不少人心中,毛泽东仍拥有神一般的崇高地位。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账号发起年终总结话题“#12句话记住2022”,竟然没有一句话提到疫情下的民间疾苦,而转发区与评论区却成为又一个“大型翻车现场”。时评作家长平由此想到又一则“苏联笑话”。
中国疫情汹涌,是否会导致习近平受到党内反对派“逼宫”?时评作家长平回顾“大跃进”与“七千人大会”的历史,为这种期待提供了参考。
中宣部长李书磊重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究竟是要“引蛇出洞”打击异议,还是释放调整信号,放松针对舆论的严控?
卡塔尔提供免费的航班、酒店和门票,让阿根廷、英格兰、德国和其他地方的球迷服从“行为准则”,在社交媒体发表正面报道?德国之声对此进行了事实核查。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广州等大城市的新冠病例急剧增加。与此同时,防疫相关的社会事件频发,民众对严苛防疫的不满情绪愈加明显。甚至一些“正能量大V”也开始吐槽。据美媒援引知情人士报道,中国官员们越来越关切清零防疫政策的代价,“正考虑逐步重新开放,但进展缓慢,也没有设定时间表”。
习近平近期在延安窑洞关于中共七大意义的讲话,引发外界猜测:他是否会像毛泽东一样发起一场整风运动? 政治学者邓聿文指出,习在权力班子里已无对手,他目前没有动机和动力发起一场大规模的整风运动。
从个人权力到国际政治,习近平带领新任常委访问延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十大戲劇性的結局,令部分輿論深感錯愕,擔憂中國將走向一人獨裁的「新時代」。有歷史學者認為,習近平的強人統治,從毛澤東以來的中國歷史都有可鑑之處,甚至改革開放時期後的有序權力轉移,可能才是一段「反常」年代。
中共二十大于日前落下帷幕,习近平顺利迎来第三个五年总书记任期,政治局常委名单中,习近平亲信占绝大多数。有人因为团派的“出局”而惊讶,也有人担心中国在接下来的五年里会持续严格的清零政策,在外交和经济上都更加封闭。中国问题观察家、明镜新闻出版集团创办人何频对此做出一番分析。
中共二十大周日在北京开幕,习近平对两千多名代表宣读了二十大报告。他高度赞赏了自己过去十年的执政经历,并呼吁民众"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两篇德语媒体的文章不约而同把习近平与「神」相提并论。 《南德意志报》认为二十大是见证习近平被神格化的历史性时刻,《明镜周刊》则以圣经中的「全能者」称呼习近平。
十月十六日,中共二十大将在北京召开。一般认为,习近平将打破常规,开启他的第三届中共总书记任期。中国政局今后的发展走向,也受到德语媒体的广泛关注。
本周日中共二十大将在北京召开。"中国往何处去?"又成了观察家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中国这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会回重返一人专权的毛时代吗?抑或改革开放路线还有一线希望?
香港媒体传出中共二十大修改党章时会写入“两个确立”。有评论认为,如果传闻属实,等于承认习近平的终身领导地位。但是,习近平仍然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
香港首次有未成年人士被控違反國安法而定罪,法院判處五名「串謀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的中學生進教導所,最年輕者被捕時僅15歲。法官指這群來自社運組織「光城者」的青少年,藉歷史例子鼓吹流血起義,建議同路人「修文習武」是可怕的煽動言論。
在台海两岸近期的紧张气氛之下,两个台湾政治团体在10月1日分别以升旗和烧旗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度过中国十一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