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向您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使用Cookies。更多相关信息请查阅我们的数据保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部维吾尔族自治区。
与西藏类似,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在宗教信仰、语言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有别于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人。新疆存在的维汉民族矛盾有历史背景。随着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的发生,这一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新疆维族人抱怨当地汉人迁入过多,且在就业等方面优先。北京政府强调对新疆经济的投资和当地生活的改善,并将暴力事件归结于恐怖势力和海外“疆独”势力煽动所致。
中国政府宣布,将在新疆建立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该计划服务于习近平的 "一带一路 "倡议,希望为西部吸引更多外资,并建立起联通欧亚的经济走廊。
中国媒体报道了主打智能语音的安徽科大讯飞公司,其一款学习机据称有用户举报内容涉"辱毛",而在当天出现股价跌停。该公司列在美国政府"实体清单"上。人权组织曾对该公司为中国安全部门提供声纹识别技术表示忧虑。
《法兰克福评论报》关注中国政府最新的新疆政策,当局希望为新疆建立新形象并促进观光业。 「瑞士德语广播电视」则观察到越来越多受良好教育的中国人移民欧洲,专家解释了此现象的背景与影响。
美国国土安全部日前宣布对三家新疆企业实施进口禁令,使得相关实体名单上的中国企业数量增加到27。中国外交部回应谴责美方“污蔑抹黑”,“打着人权幌子干涉中国内政”。维吾尔团体则对美国相关制裁措施的进度感到不满。
德国两位知名汉学家前往新疆参观后发表文章。《南德意志报》引述多名汉学家予以严词批评。
总部位于美国的对话基金会发布声明指出,知名维吾尔学者达吾提(Rahile Dawut)被判无期。她主要从事维吾尔民俗文化和传统的研究。许多维族学者对此感到震惊,因为达吾提并没参加反政府活动,她曾是中共党员,并曾获得过中国文化部的奖项。
德国两位知名中国问题研究者9月11日在瑞士《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称新疆局势在走向正常化。该评论在中国问题专家中引起震惊和质疑,被指是在淡化中共在新疆对少数民族犯下的人权罪行,为其做辩护。
《新苏黎世报》发表两名中国问题专家的客座评论,指出迹象显示新疆正在回归正常;《柏林日报》关注了金正恩访问俄罗斯之行,认为其背后隐藏着对中国影响力的担心。
聯合國發布《新疆人權報告》屆滿一年,人權團體卻批評實質進展甚微、無法對北京咎責。與此同時,中國有意在新疆政策不變的情況下,藉由增加遊客導覽,向外界傳遞該地區的「成功故事」。
9月5日,德国联邦议院成立“维吾尔”议会小组,成员包括执政联盟社民党、自民党和绿党以及在野的联盟党的11名联邦议员。该小组可能将请求联邦议院就承认中国政府在新疆的行为是种族灭绝进行投票。
英国外相克莱弗利周三表示,伦敦希望与北京建立建立务实关系,“脱离接触”不是可信的选项。但他同时警告将对两国存在分歧的领域保持“清醒认识”。他还提到香港、新疆的人权问题,并强调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
繼耐吉和加拿大皇朝金礦公司之後,加拿大政府再對美國時裝品牌拉夫勞倫的加拿大子公司涉入新疆強迫勞動的問題展開調查。
有评论认为,刀郎新专辑中《罗刹海市》除了批判那些知名大腕之外,也在讥讽当下的中国现实,例如美丑不分,是非颠倒, “指驴为鸡”。而中国人民对现实生活无力改变,只能集体批判一个虚幻的大罗刹国,这是一种悲哀。
中國數位監控技術有何進化?「跨境鎮壓」海外維吾爾人取得多大成功?當國際關注消緩,如何不忘新疆?DW專訪維吾爾族社會與中國監控體系專家戴倫・拜勒(Darren Byler),請他分享看法。他並警告,「昨日疆藏,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並非不可能。
由於資訊受限,長期以來外界對西藏的監獄與關押機構了解不多。蘭德智庫27日最新報告分析,許多西藏的拘禁設施早在2011年之前便已設立,且近年對異議人士的關押有轉為長期監禁、而非短期拘留的趨勢。
加拿大民間團體指控,耐克的加拿大子公司及皇朝金礦的供應鏈可能涉及維吾爾人的強迫勞動,但企業並未採取足夠的防止與補救措施。另一間公司「美沃奇」則遭美國議員質疑曾雇用中國監獄囚犯,包含台灣人權工作者李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