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

德语媒体:如果拜登成为美国总统……

雨涵(摘编)
2020年10月20日

四年前特朗普的胜选已经教会了人们不要过分相信民调数据。尽管如此,美国大选再次临近,民调支持率暂时领先的拜登也不应该完全被忽视。《法兰克福汇报》驻美记者分析了这位民主党候选人如果当选,是否会像特朗普所抨击的那样,成为北京的傀儡。

https://p.dw.com/p/3kBiB
USA Townhalls Fragestunde Trump Biden
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对美中关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图像来源: Abc/Msnbc/Zumapress/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总统大选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在人们猜测究竟谁能赢得这场疫情背景之下的选战的同时,《法兰克福汇报》驻华盛顿的时政记者Majid Sattar又回忆起四年前的此时此刻,许多关于克林顿将会多大程度上继承奥巴马外交路线的专题报道早已基本成文,没有多少人去关注特朗普当选的情况会是如何。

"2016年的噩梦让人们吸取了教训:四年后的今天,所有人都十分谨慎地看待拜登在民调中所取得的领先优势。因为众所周知,当时克林顿的民调支持率也是领先于特朗普。尽管如此,在大西洋彼岸的欧洲,人们也不得不探讨一个问题,如果拜登当选总统,将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弥补特朗普的强势外交所造成的损失。"

在选战过程中,特朗普曾经多次抨击拜登是北京的"傀儡",并且拿拜登的儿子在中国的生意说事。《法兰克福汇报》记者也在探讨这个问题:如果拜登真的当选,他将采取怎样的对华政策?他真的会像特朗普所说的那样,被利益捆绑了手脚吗?"因为一旦谈到外交领域,这很快就会变成一场谁对华更强硬的竞赛。"

曾在拜登作为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期间担当其外交政策顾问的霍策尔(Michael Haltzel)认为在这方面对拜登的攻击是"无稽之谈"。他对《法兰克福汇报》记者强调,自己并非为民主党助选,而是作为曾经共事过的旧相识分析,认为拜登如果能够当选,"首先会选择重新恢复和老盟友之间的关系,从而以西方阵营的身份共同应对中国"。他认为这正是西方的强项所在:"我们有盟友,而中国没有。"--而在他看来,总是以双边之间谈生意的方式处理外交事务的特朗普,从未领悟这个道理。

《法兰克福汇报》的文章也指出,"其实在华盛顿政治圈,共和民主两党在对华问题上是有共识的,那就是中国是美国最大的战略挑战。只不过这些共识被特朗普给击垮了,尤其是他那反复无常的贸易政策,还有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尝试把新冠危机的所有责任(包括他自己搞砸的事情在内)都推给北京的做法。"

BdTD Klima-Proteste Schweden Greta Thunberg
瑞典“环保少女”通贝里图像来源: Jonathan Nackstrand/AFP

"气候少女"摇身一变成为香港民运支持者?

总部位于德累斯顿的地区性新闻媒体TAG24则关注了"星期五为了未来"气候罢课运动发起者通贝里(Greta Thunberg)的最新动态。这位在社交平台Instagram上拥有超过1000万粉丝的17岁少女日前发布图片贴文,呼吁人们关注12名被中国关押的香港年轻人的命运。在推特上也有420万人关注的她也在该平台上发布了相关推文。

在这张图片中,通贝里手持 "救救12个香港少年"字样的标语。她在贴文中写道,自己是接受了香港民运人士黄之锋的"提名",将声援这些年轻人的呼吁传递下去。作为传递的下一棒,她"提名"了气候罢课运动在德国的领袖人物--24岁的诺伊鲍尔(Luisa Neubauer)以及另外两位分别身在乌干达和美国的年轻气候保护活跃者。

诺伊鲍尔自然也接过了这一接力棒,继续发帖支持香港的青年人。TAG24在报道中写道:"对于她的粉丝和关注者来说,这样的话题转换是喜闻乐见的。但是这位德国活动人士通常都是为气候和环保话题发声的。……现在通贝里、诺伊鲍尔等人也呼吁人们关注在中国身陷囹圄,被禁止出境的活动人士。"

报道接着指出,这种"提名"的方式是让一个话题迅速传播的有效途径。"发起者先提名三个网友,然后他们再分别提名三个人,这样不断传递下去,就会形成一个主动参与的浪潮。"

"至于这位年轻的气候保护偶像人物支持香港民主运动的尝试能否取得成效,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0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