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interview mit doris fischer

祝红2009年2月27日

2月26目,由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率领的"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团"在采购之行的首站柏林与德方同行就大宗订单和意向订单达成协议,总金额超过100亿美元。德国新任经济部长祖-古滕贝格将此举称为德中关系的"伟大时刻"。但德国经济界业也有人认为中国才是更大的受益方。人们也注意到中国“绕开法国”。德国发展政策研究所的经济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费多丽(Doris Fischer) 就此接受了德国之声记者的电话采访。

https://p.dw.com/p/H21Z
德国经济部长祖·古滕贝格和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在柏林图像来源: AP

德国之声:本周三,德中企业界代表在柏林德中经济论坛召开之际签署了一系列商贸协定和意向声明。这是中国大型采购团的首次欧洲之旅。您如何评价中方此举的意义所在?

费多丽:我认为,这首先是中方向欧洲发出的愿与欧洲国家保持和扩大经济关系的信号,因为尤其是德中关系,近年来出现了紧张和不睦。另外,此次欧洲之旅也是中方发出的在经济危机时期减少贸易壁垒,扩大欧中经贸关系的一大信号。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次中方采购团的欧洲之行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但签署和将要签署的经贸协议究竟对德国经济起到多大的促进作用尚需时间的验证。

德国之声:中方希望通过此次欧洲采购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但与中国去年底出台的堪称世界最大规模的经济促进计划(总金额高达4万亿元人民币)相比,此次欧洲采购的总支出预计仅为110多亿欧元,这两个数字悬殊极大。请问,此次欧洲采购对中方来说究竟具有多大实效?

费多丽:亦如刚才所说,欧洲采购是一个政治信号。第二点是,中方有目的地采购欧洲的高科技,以及那些有助于中国发展的相关技术。跻身于高科技基地行列,摆脱密集型廉价劳动力生产国地位早就是中国的既定发展目标。在欧洲采购不是解决中国现存问题的答案,而是中国进行建设过程中的一块基石。仅靠它既不能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无法解决德国的问题。它是当今时期一个巧妙的政治举措。

德国之声:正如您所说,此次中方采购团的采购重点之一是德国的高科技。这对德国企业来说是否也蕴含着某种风险呢?

费多丽:既是又不是。从原则上来说,我们已习惯于将中国视为经济伙伴,一个经济大国。我们知道中国有朝一日将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但我们不能害怕竞争。当然,在出售高科技时,每家企业都需三思而行。一旦售出了这些科技,就不再能被一家独占,对此人们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毫无疑问,中国在许多领域都已极具竞争力,对美国来说也是一样,我们也与美国进行合作。对世界经济而言,一方的失败并不意味着另一方的盈利。

德国之声:德国是此次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团欧洲之行的第一站,瑞士,西班牙和英国是另外三站。如同温家宝欧洲之行一样,此次中方采购团也没有将法国列入行程安排之中。您是否认为此次中方的欧洲采购也同时具有某种政治目的?

费多丽:不去法国自然是一个政治信号。但已有报道说,中法两国的经贸关系在工作层面将保持正常运作。绕道法国然具有外交意义。这是中方有意发出的巧妙信号,旨在告诉人们,中方始终对法国总统萨科齐会见达赖喇嘛表示不满。但法中关系有朝一日会恢复正常的。正如我刚才所说,已有迹象显示,法中两国的经贸关系将正常运作。

德国之声:那么,您如何评价中方的这种做法呢?

费多丽:显而易见,中国政府想以此展示自己的明确立场,西藏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敏感话题。当然了,大家希望,中国对此的反应能够放松一些。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转载或引用请标明出处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