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評論:中宏建交爲何在台灣無法掀波? | 评论分析 | DW | 26.03.2023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评论分析

客座評論:中宏建交爲何在台灣無法掀波?

位於中南美洲的宏都拉斯宣佈與台灣斷絕外交關係與中國建交,先前雖然就已經喧騰了好一陣子,外長受到在野黨的抨擊,但是對台灣民間而言,反應卻非常冷淡,甚至出現「慢走不送」的説法。

宏都拉斯向台灣索要巨款不成 轉身與其斷交與中國建交

宏都拉斯向台灣索要巨款不成 轉身與其斷交與中國建交

(德國之聲中文網)對台灣的民衆而言,邦交國多還是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入境他國的時候是否方便?護照的簽證待遇、甚至是否承認台灣駕照等等的問題。

不過算是頗喜歡出國旅游的台灣人,大概也沒有幾個去過宏都拉斯,在他們的印象中,宏都拉斯是個貧窮國家、政府是以貪腐知名,如今向台灣要20多億美元不果、轉投北京懷抱,也沒什麽好可惜的。

既然如此,北京又爲什麽要「搶」台灣的邦交國呢?第一個是象徵意義,也就是對北京而言,世界上又多了一個「支持一個中國」、「反對臺獨」的國家、顯示「統一是必然的」;第二個就是北京也很清楚,台灣的總統、副總統等高層人物每次出訪這些國家,主要目的其實都是「過境美國」,斷了這些國家的邦交、台灣政府努力維持官方往來換取高層「過境」訪美的作法,以後就「此路不通」,何況在總統蔡英文出訪瓜地馬拉、貝里斯這兩個同樣是中南美國家之前宣佈,對中國外交部絕對是很有意義的。

台灣的邦交國雖然剩下不多、而且很可能會繼續減少,不過就在宏國外長率團到北京談建交的同時,捷克衆議院議長率團搭乘空軍專機到台灣訪問,反而更受到媒體的關注,這也顯示出過去的幾十年,台灣的外交已經走出了一個跳脫建交與否的非傳統模式。

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從1949年所謂的「播遷」來臺以來,蔣介石的國民黨政府和現在的北京政府做法差不多,以建交國家來象徵自己是全中國的「正統代表」;但是到了197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台灣所稱的「排我納匪」實際上就是北京的共產黨政權在大多數成員國的支持之下取代了中華民國、代表了全中國。

中国外长秦刚与洪都拉斯外长雷纳(Enrique Reina)3月26日签署建交联合公报:指出洪都拉斯“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中国外长秦刚与洪都拉斯外长雷纳(Enrique Reina)3月26日签署建交联合公报:指出洪都拉斯“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台灣外交逐步崩塌的歷史

這是台灣外交開始逐步崩塌的起點、當時蔣介石喊出了「莊敬自强 處變不驚」的口號、這個口號處處可見、甚至連香菸盒的外包裝也不放過,藉以試圖安定民心,安定不了的是大大小小的國家紛紛與北京交好。

細數台灣外交的重大挫折,在退出或者是被逐出聯合國之後,第一個就是與日本斷交,當時反應之强烈,甚至有人喊出了對日本恢復戰爭狀態,理由是斷交等同宣戰;但是沒過幾年,美國的卡特政府也選擇與北京建交,當時反應的强烈程度又更上一層、直接到了攻擊美國特使車隊的程度。

到了1990年代,雖然台灣經濟相對强盛、中國則是有「六四事件」,仍免不了「蔣介石支持建國的」韓國「忘恩負義」與北京建交、種族隔離時期外交上與台灣因爲都受到孤立而關係密切的南非,也因爲種族隔離時期宣告結束而斷交;當然台灣當時的國民黨政府也是想盡辦法來爭取冷戰結束、民族主義興起之後各地出現的新成立的國家,兩岸在那個年代一度是以金錢為武器來大打外交爭奪戰,但是隨著台灣的民主化,預算受到嚴格的監督,加以中國的經濟突飛猛進,台灣也瞭解到國際現實,台灣是不可能用砸錢的方式來找到傳統意義上的友邦,所以開始了不以建交爲目的的「實質外交」與利益密切國家加强各方面的往來。

一開始,這種思維受盡嘲笑,加上台灣邦交國日益減少,「實質外交」效果更是大受質疑,一直到香港的「反送中」、COVID-19肆虐全球、俄烏戰爭爆發,國際情勢發生重大變化,台灣的國際地位也出現重大改變;由於不再執著於是否建交,因此給了往來國家迂迴和解釋的空間,往來的國家可以維持與中國關係「不破」,但是顯然已經不如以往熱絡,而中國對這些往來國家所謂的制裁也沒有達到預計的結果。

在台灣,如果爲了留住一個邦交國而砸下很可能拿不回來的20多億美元、也就是相當於700多億新臺幣,卻又説不清楚能夠達到什麽目的,那肯定是會招罵的、誰也沒那個膽子拍板,這次宏都拉斯與台灣斷交,在台灣最大的效應是斷交成爲在野黨批評外交部的理由,民間不在乎、媒體關注的反而是美國的反應,至於北京會不會同意滿足宏都拉斯的建交條件,向來就不是「處變不驚」的台灣民衆所關心的重點。

詹威克:台灣出生的醫界逃兵,曾經客居美國然後到英國從事媒體工作,也研究東亞歷史,八十年代離開台灣,繞世界一圈後返台定居。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3 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