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岛名嘴登上中媒 哪些台湾民意能「穿墙」 | 文化经纬 | DW | 12.10.2018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广告

文化经纬

宝岛名嘴登上中媒 哪些台湾民意能「穿墙」

台湾主持人黄智贤《对美国副总统彭斯的回应》一文在中国大受欢迎,引起许多民众共鸣。此外,中国节目也时常邀请固定几位台湾来宾。这些在中国受到关注的「名嘴」在家乡声量如何?德国之声请台湾传播学者进一步分析。

China Präsident Xi Jinping bei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CCTV

中国官媒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与人民日报都有「台湾频道」或节目,不过这些被筛选呈现的内容与台湾主流民意差距甚远。图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6年访问中央电视台画面。

(德国之声中文网)  美国副总统彭斯在10月5日發表对中国政策,7日台湾《中时电子报》上一篇名嘴黄智贤《对美国副总统彭斯的回应》的文章在中国媒体上疯传。有的说她「引发共鸣」,也有的说「台湾主持人为大陆出手」。

她的文章回顾清朝一直到当代的中美历史,反击彭斯的论点。虽然有人拍手叫好,但在底下的留言也引起质疑,有人说她「中共与中国(中华民国)不分」,也有人说她「向中共邀功」。这位「台湾主持人」在中国红遍半边天的论点,在台湾也有迴响吗?

台湾中正大学传播研究所教授罗世宏表示,黄智贤的文章之所以在中国这麽欢迎,是因为这种论点有别于过去中国官媒的制式回应,再加上来自台湾,让中国民众觉得非常特别。

他说:「中国官媒宣传方式和话语是大陆人太过熟悉,出现在任何官式的宣传中,不新鲜,效果也在递减。」他认为黄智贤文中的「台味」,透过两岸相连的历史论述,让中国阅听众感到「解气」,很过瘾。他说:「虽然大陆高级知识份子和媒体人可能认为此文充满历史或知识错误,流露着大大中国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不过对广大的大陆民众来说,既新鲜又符合他们的认知,但是在台湾没有什麽,并不会引起注意或迴响。」

USA Präsidentin Tsai Ing-Wen zu Besuch in Los Angeles

蔡英文在中国媒体上形象负面,并不断有「蔡英文执政岌岌可危」报导,但以56.12%,689万票当选她在台湾正负评价都有。2018年底选举将是绿营的考验。

老面孔新舞台

许多中国民众透过讨论台湾的节目认识这个自治的「叛离省份」,像是央视《海峡两岸》,节目座上宾包括台湾「名嘴」邱毅、雷倩、游梓翔等。罗世宏表示,台湾名嘴上中国节目是一种「内部消费」。他说:「尤其现在是绿营执政,可以提出一些对台湾当局的批评,自然会在中国大陆受到欢迎。」中国民众会得到「台湾人支持祖国统一」、「台湾人反台独」、「台湾人批评绿营执政」等印象。罗世宏认为,这些名嘴「量身订做」的發言过于片面,有所偏颇。除非有台湾经验和相关交流,不然「大陆人要了解真正的台湾民意还是有困难」。

罗世宏也观察到,在太阳花学运和绿营执政后,「深蓝」人士「转红」。他说:「过去深蓝是认同中华民国,但是中华民国已被绿营霸佔,『借壳上市』,对中华民国认同降低。」在台湾舆论变化下,这些名嘴转投「祖国」有迹可循。「有一个麦克风可以给全中国的人听到,虚荣心等各种满足都会比较大」。他提到,除了中国需要台湾来宾,对两岸议题按照北京当局的意识型态發言,这些在台湾「过气」的政治人物或是没有声量的媒体人也需要舞台,是「各取所需」。

Taiwan Schwulenparade in Taipei City

台湾言论自由,经常正反意见并陈,以2017通过释宪的同性婚姻为例,针对立法方式,正反方将在年底透过公投交锋。

黄智贤是谁?

黄智贤是台湾中视政论节目《夜问打权》主持人。在台南土生土长的她来自一个支持台独的深绿家庭。她的哥哥黄伟哲目前还代表民进党竞选台南市长。但是她支持统一并认同一国两制。过去接受媒体访问时她曾说:「我跟家人因为政治立场,跟理念不同,所以其实我家人,家父家母,我的家族,已经不准我回家。」

旺旺中时集团

中时集团底下有纸媒《中国时报》、《旺报》和《週刊王》等,电子媒体则有《中视》和《中天电视台》等。《中国时报》过去曾是台湾三大报,现在虽未公布发行量,但根据公关界人士透过《2017MMA台湾媒体白皮书》阅读率换算,《中国时报》阅读率为3.1%,换算曝光量13.5万。与第一名《自由时报〉12.8%的阅读率,55.9万曝光量有些差距。第二名是苹果日报,阅读率11.3%,曝光量49.3万。第三名则是联合报,阅读率4.8%,曝光量21.0万。

罗世宏表示,旺旺集团的纸媒影响力很小,《中国时报》發行量已经降低很多,《旺报》则是刊登中国消息为主,《週刊王》则是作为政治和商业上的「打手」。他说:「感觉是办给北京,不是给台湾人看的。」而中天和中视等电子媒体,因为有新闻台和综艺节目持续吸引意识形态偏蓝的民众,他认为尚有竞争力。他表示,其实台湾民众能接触到这些资讯有参考价值,也是一种多元的展现。

夏立民  (综合报导)